在科举没有出现之前,人才是靠什么制度选拔出来的?

在科举没有出现之前,人才是靠什么制度选拔出来的?

周朝,不需要选拔人才,主要依据就是血缘关系。周天子为了管理幅员辽阔的国土,将自己土地分封给兄弟子侄分封,这有点像我们现代的家族企业,用的都是自己一大家族的人。

到了汉朝,开始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推荐的人才自然大多是非官即贵,仍没有解决人才的根本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强大,经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权利,创建了科举制度。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官员,合格者可以做官。

经过隋唐宋三朝的逐步完善,科举的确帮助一部分人突破了阶级,实现自己的抱负,对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弊端日益明显,直到清朝末年,这一制度才被废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由当地的县令或者知府向朝廷举荐,一层层选拔上来,或者很有才能,有人慕名前来拜访。
第2个回答  2019-07-28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以前,通过“世卿世禄”制度选拔人才;商鞅变法后的战国时期,建立起有系统的官吏任免制度,符合条件者才能被“推择”;汉朝,文帝的时候,又开始实行举“贤良”、举“孝廉”制度,直到武帝时期,新的选官制度才算基本成形;东汉,仍然沿用“察举”和“征辟”的选官制度,但后期该制度渐渐显露弊端。
第3个回答  2019-07-28
东汉仍然沿用“察举”和“征辟”的选官制度。顺帝时候,更是下了一道诏书:“郡国举孝廉者,限制年龄在四十岁以上。
第4个回答  2019-07-29
战国时期有的国家使用“世卿世禄”,也就是世袭制度,后来才出现了“推择"“贤良”、举“孝廉”制度等,东汉,仍然沿用“察举”和“征辟”,最后在明朝出现了科举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