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城门有哪些文化?

如题所述

北京俗语讲"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

这里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其中的"内九",指的是东边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外七"是指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而皇城四门是指东面的东安门(现东华门),南面的天安门,西面的西安门,北面的地安门。

不过呢,光是知道这几个城门,还不能算是了解了北京的老城门。北京的文化,是祖祖辈辈老北京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城门,它首先是门,可是又不同于自己家里的屋门儿或者宅门儿,它是城市之门、城墙之门。北京的城门和古代的城门一样,发挥着同样的作用,除了作为出入城市的通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对外防御功能。

城门,其实就是一组防御设施建筑的总称。它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城楼。城台上面的建筑。城楼下面和城墙连成一体的部分叫城台,城台比相邻的城墙稍微高和宽一点,城台的正中间开的门,叫"城楼门"。这是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

瓮城。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瓮城的墙体和城墙相连,分为方型、长方型和半圆形几种不同的形状。瓮城把防御线从城楼外移,起到了保护城楼的作用。

箭楼。建在瓮城的正中间儿,正对着里面的城楼。箭楼分四面,面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箭楼下面的城台比瓮城的城墙稍高稍宽,并且和瓮城连为一体。箭楼保存的相对完好的要数德胜门了,有兴趣的不妨去看看。

闸楼。是建在瓮城之上或左或右,形状要比箭楼小一号。闸楼的三面儿辟有箭窗,下面辟有门户。但是,闸楼下面不设门扇,而装有由闸楼控制的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门的闸楼门一般是与相邻瓮城的闸楼门两两相对,安定门是个特例,没有按惯例辟在西边儿,而是开在了瓮城的东边儿。

以上几部分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门。

至于皇城和紫禁城的城门为什么没有建造瓮城、箭楼和闸楼,主要是为了体现皇家威严,所以只建了城门楼。而内外城这两重城墙的主要功能是防范和抵御外敌入侵,这十六个城门的设施也不一定要一应俱全。

在各城门中,内城九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朝阳门--走粮车。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从朝阳门运进京的粮食,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地名,都证明了这里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

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从城外的酒道运来的,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

宣武门--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经刑部审核确定,犯人都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

阜成门--走煤车。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从北京西面门头沟一带运过来的。所以老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枝梅花,特别是那梅枝,老干婆娑,颇有画意。"梅"与"煤"同音,正是寓意着这个地方走煤车。

西直门--走水车。西直门的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皇帝深居皇宫,嫌城里水苦,特别钟情城外西北玉泉山的水。据说玉泉山的水有一股甜味,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专门把这水送去鉴定,确实是味道甘甜,杂质较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