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的瓜就叫哈密瓜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22
是的 200年前,一个被流放的清朝官员在途经新疆哈密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字幕:玉门碛远度伊州

  无数瓜畦望里收

  天作雪山隔南北

  西陲锁钥镇咽喉

  这个人叫祁韵士,后来,他成为西北史地学的奠基人之一

  人们对哈密的了解,通常是从哈密瓜开始的。

  哈密是新疆最东部的地区,包括哈密市和巴里坤县、伊吾县,这里的南湖、花园、回城以及淖毛湖等地,都是哈密瓜的主要产区,种植甜瓜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

  在古代,各地的特产都要进贡给皇帝。于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哈密的甜瓜开始作为贡品进入了宫廷。

  每年贡瓜从哈密运出,经过马鬃山、额济纳、包头、大同抵达北京,全程约3000公里,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因此,进贡的甜瓜熟到六七分便要摘下来,密封之后起运,到京城时就熟到了八九分,如果摘晚了,贡瓜在路上就会烂掉。

  据说,乾隆皇帝在吃了这种甜瓜后赞不绝口,并询问瓜的名字,因为瓜是哈密回王进贡的,大臣们便回答是哈密瓜。从此,“哈密瓜” 这个名字就流传开来。不过也有专家考证。当时乾隆吃的瓜其实并不是出自哈密本地,而是产于哈密西边一个叫鄯善的地方,由于那里当时也是哈密回王的领地,鄯善的名字便没有被提及,不然的话,今天深受人们喜爱的哈密瓜也许就叫鄯善瓜了。

  一个偶然的误会,让哈密的名字传扬四方。而由此上溯到唐朝,对于一个叫玄奘的和尚来说,哈密则是一个生与死的转折点。

  史书通常将河西走廊以西地区称为“西域”, 唐代则称之为“碛西”,碛是沙漠的意思,在这里特指哈密与敦煌之间的流沙大漠,当时称莫贺延碛。这片大漠也是玄奘西天取经的必经之路。

  据记载,玄奘是一个人骑马穿越这片方圆几百里的荒漠的,就在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水草的沙漠里,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失手将唯一的水囊打翻,所有的水全流出去,迅速在干燥的沙地上消失了。没有一滴水沾喉,玄奘又坚持走了四夜五天后,人和马都倒卧在了沙漠中。

  深夜,也许是上苍被玄奘学习佛法的执著所感动,他让一股冷风吹醒了这一人一马,又让识途的老马带着玄奘找到了沙漠中的一湾清水。三天后,玄奘终于走出沙漠,来到哈密。而当时这里还叫做伊吾,哈密这个名字的出现,还要等另一个朝代的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