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后,为何孙悟空对八戒换了称呼?

如题所述

真假美猴王前后,孙悟空对猪八戒的称呼确实有所变化。贬义的在后面相对少了,褒义的在后面相对多了。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和第五十八回,详细叙写了如何分辨真假美猴王的整个过程:观音菩萨不能分辨,唐僧也不能分辨,天宫、地府也不能分辨,最后找到如来处才分辨出来,假美猴王是一个六耳猕猴。第五十八回中这样写道: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从第十八回收猪八戒到与真假美猴王分辨前的第五十六回里,孙悟空对猪八戒的称呼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称他为“你”


第十八回中这样写道:“行者驾云,随后赶来,叫道:‘那里走!你若上天,我就赶到斗牛宫!你若入地,我就追至枉死狱!’”

二、称他为“泼怪”


第十九回中这样写道:“行者喝一声道:‘泼怪,你是那里来的邪魔?怎么知道我老孙的名号?你有什么本事,实实供来,饶你性命!’”

三、称他为“馕糠的夯货”


第十九回中这样写道:“(孙悟空)口里骂道:‘那馕糠的夯货,快出来与老孙打么!’”(有时还称猪八戒为“夯货”)

四、称他为“呆子”


第十九回中这样写道:“行者闻言,收了铁棒道:‘呆子不要说嘴!老孙把这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有时还称猪八戒为“馕糠”“馕糠的呆子”)

五、称他为“恋家鬼”


第二十回中这样写道:“行者道:‘这个恋家鬼!你离了家几日,就生报怨!’”

六、称他为“兄弟”


第二十回中这样写道:“行者道:‘这怪把师父拿在洞里,要与他什么鸟大王做下饭。是我老孙恼了,就与他斗将这里来,却着你送了性命。兄弟啊,这个功劳算你的,你可还守着马与行李,等我把这死怪拖了去,再到那洞口索战。须是拿得那老妖,方才救得师父。’”

七、称他为“贤弟”

第二十二回中这样写道:“贤弟呀,这桩儿我不敢说嘴。水里勾当,老孙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还要捻诀,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

八、称他为“呆孽畜”

第三十九回中这样写道:“行者骂道:‘你这呆孽畜,撺道师父咒我哩!’”

这是猪八戒撺掇唐僧给孙悟空念紧箍咒的时候,孙悟空骂猪八戒时说的话。

除此之外,有时孙悟空还称他为“八戒”。

从第五十九回到本书结束,孙悟空对猪八戒的称呼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称他为“呆子”


第五十九回中这样写道:“大圣听说,忍不住笑道:‘呆子莫乱谈!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担搁,就从小至老,老了至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

二、称他为“你”“夯货”


第六十一回中这样写道:“行者恨道:‘你这夯货,误了我多少大事!’”孙悟空的这句话,是因为牛魔王变作猪八戒的模样骗走了芭蕉扇而说的。其实,火不在猪八戒身上。

三、称他为“八戒”

第六十一回中这样写道:“行者看见,笑道:‘八戒,老牛去了。’”

这是牛魔王变作一只天鹅飞走之后,孙悟空对猪八戒说的话。

四、称他为“贤弟”

第六十一回中这样写道:“贤弟有功,可喜,可喜!……”

五、称他为“好呆子”

第六十九回中这样写道:“行者笑道:‘好呆子!倒也有些论头!既如此说,你两个护持在此,等老孙去问他个名号,好与国王救取金圣宫来朝。’”

这里的“好呆子”是褒义的,是和“贤弟”的意思是一样的。

六、称他为“村泼呆子”


第九十五回中这样写道:“行者上前揪住八戒,打了两掌骂道:‘你这个村泼呆子!此是什么去处,敢动淫心!’”


这是孙悟空对猪八戒连骂带打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里的打骂,没有看不起或者讨厌猪八戒的意思,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体现。

总的来看,真假美猴王分辨之后,孙悟空对猪八戒的称呼,总量没有增加,只有减少。增加了一个“好呆子”,这是个褒义的名词,意思和“贤弟”一样;增加了一个“村泼呆子”,这是个有贬义的名词。而减少的部分,正是对猪八戒表示不满的部分,如“馕糠的夯货”“馕糠的呆子”“恋家鬼”等。另外,在书的后半部分,孙悟空称猪八戒为“贤弟”“兄弟”的次数大大增加。仅在第六十九回中,就叫了猪八戒三次“贤弟”。

这正说明,在取经的路上,越往后,徒弟之间和师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融洽,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包容程度越来越高。这一切,正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所需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8
真的孙悟空被六耳猕猴打死,六耳猕猴代替孙悟空西天旅行。六耳猕猴虽然与孙悟空性格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的。
第2个回答  2021-02-08

这个问题也很让人困惑,或许这个孙悟空是六耳猕猴,如来打死的是真的孙悟空,因为再也没有叫过八戒呆子了,而且后来唐僧一遇到危险,孙悟空就去天庭搬救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