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如题所述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心之感,从而挫伤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全面分析失败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9
学习或掌握任何一项能力,如果总是想着一蹴而就,那么这件事情八成是做不好的,因为你会被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打回原形。
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方式,尽管不能短期内就满足到我们的全部所需,但是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满足到我们相应的部分需求。只要我们一直保持着学习——满足部分所需——再从满足部分所需当中获得更多动力——到进一步学习——进一步满足更多所需这个模式,我们就能够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学习 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很多人总是下意识地觉得:我应该(需要)一学就会。我都练习好几个小时了,为什么还没有提升、还没有掌握到我想象中的样子?这种心理状态下,要么就放弃练习,要么就开始怀疑或咒骂,这什么破玩意儿,一点作用都没有......没有这种一蹴而就念头的人,能够理想思考的人,则能够静下心来练习,每当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练习,感受到自己的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都提升了一点,这都能成为他继续练习、继续一步一步提升的动力,直到成功达到自己的预期。
找到自己行动的“触发点”,也就是能激发你行动的那个“点、提示”。比如:设置闹钟提醒,到了某个时间铃声一响,你就知道应该要干什么了。或者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就立刻去看书,而不是继续无聊着刷手机、看视频等(当然,这也是需要刻意锻炼和培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