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父母反对逆势而出,这是场必败的战争

如题所述

纸上谈兵的的赵括,不顾父母反对逆势而出,这是场必败的战争

赵国这么多名将都不敢上,说明形势险峻,估计赵王也是默许赵括母亲的说法,不然大军出征前,赵括母亲这么说,不会用赵括的,甚至可能斩了赵括母亲,最少也要下狱,几十万大军出征,居然有人公然唱反调,还是出征大将的母亲,简直不可思议。

所以,应该是赵王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只有赵括愿意干,但是赵括如果干了,一旦失败全族都要遭殃,所以赵括母亲这么一闹,赵王顺势免除了赵括亲族的罪责,这样赵括也没有后顾之忧,只是没想到赵括还是菜了一点,被白起教做人。

当时打仗的军队数字一个是虚大,一个是把运粮什么的后勤人员都算上去。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一方面两国综合实力没法比,体制上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崇尚军功,重农抑商。赵国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可以,国家其他底子不行,特别是处在四战之地,农业不行。

另一方面,赵国最怕打阵地战,因为没粮食了,还借不到,换廉颇也是这个原因,希望换个将领速战速决。至于赵括,从历史的各种记录来看,也是夸夸其谈,但当时朝堂上上下下出奇地保持一致,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记录。

廉颇的坚守其实大有深意,自古名将处于弱势的状态都会先坚守再伺机而动,当然这也说明赵国的国力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换作李牧,他的打法也会和廉颇一样,面对匈奴人李牧的作战方法与廉颇抗秦如出一辙。而秦国从头到尾都在寻求迅速决战,这不但是因为秦军综合实力强于赵军,更重要的是秦军补给线路过长,长期打消耗战实在打不起。

所以最后关头,昭襄王才会带领20万补给部队全线压上。赵括领命出征是就注定了结局,他大言不惭地说击败秦军并不费力,仅凭这点就说明他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双方强弱形势都不知道,怎么能赢得战争。

赵括善于丛林作战,且有战果和威望,长平之战的决定性因素不在军事,而在粮草,秦朝的商鞅改革无论军事制度还是农业制度均取得成功,且国内有巴蜀作为粮仓支持。而赵国的胡服骑射仅仅局限在军事层面,农业是赵国的短板,在求助别国提供粮草援助时,在外交层面被秦国离间得团团转,外交层面很被动。所以,这仗怎么打赵国都是输。

赵括毕竟是年轻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从赵括身死之后赵军才崩溃来看,这个年轻人统兵能力不弱,粮草被断军队吃人肉的情况下还能坚持46天,挺厉害的了。赵孝成王自己意志不坚定,就想着尽快从长平脱身,一会儿要战一会儿要和,比秦昭襄王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因为某人的错误而失败,赵括只是其中的添加剂而已,加速了赵国的灭亡,长平之战如果不用赵括而用李牧,最多结果就是赵国没有死这么多人,再苟延残喘些时日罢了。李牧总有老死的那一天,而白起正当壮年。秦国如初升的太阳正当壮年,而赵国如夕阳西下已垂垂老矣,赵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