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阻的公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定义式:R=U/I。(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定义公式:R=ρ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3、电阻串联:R=R1+R2+R3+...+Rn。(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4、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5、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²/P;R=P/I²。(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P表示电功率)。

6、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²t/W;R=W/I²t。(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W表示电热)。

扩展资料: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影响因素:

1、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材料: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4、温度: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如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扩展资料: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端电压与电流有确定函数关系,体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力的二端器件,用字母R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实际器件如灯泡,电热丝,电阻器等均可表示为电阻器元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按材料分类

a、线绕电阻器由电阻线绕成电阻器 用高阻合金线绕在绝缘骨架上制成,外面涂有耐热的釉绝缘层或绝缘漆。绕线电阻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阻值精度高,稳定性好,耐热耐腐蚀,主要做精密大功率电阻使用,缺点是高频性能差,时间常数大。

b、碳合成电阻器由碳及合成塑胶压制成而成。

c、碳膜电阻器在瓷管上镀上一层碳而成,将结晶碳沉积在陶瓷棒骨架上制成。碳膜电阻器成本低、性能稳定、阻值范围宽、温度系数和电压系数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阻器。

d、金属膜电阻器在瓷管上镀上一层金属而成,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将合金材料蒸镀于陶瓷棒骨架表面。

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电阻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噪声,温度系数小。在仪器仪表及通讯设备中大量采用。

e、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在瓷管上镀上一层氧化锡而成,在绝缘棒上沉积一层金属氧化物。由于其本身即是氧化物,所以高温下稳定,耐热冲击,负载能力强 按用途分,有通用、精密、高频、高压、高阻、大功率和电阻网络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阻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定义公式:R=ρL/S

欧姆定律变形式:R=U/I

电阻串联:R=R1+R2+R3+...+Rn

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

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²/P;R=P/I²

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²t/W;R=W/I² t (电热时,W换成Q)

扩展资料

电阻的英文名称为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欧姆定律指出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I=U/R,亦即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来表示。

通常“电阻”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物理学上的“电阻”这个物理量,另一个指的是电阻这种电子元件。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其中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 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欧.米 L为导体的长度,单位为:米 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

并联电路:并联的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和。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P=I^2*R,是在电流一定(或相同)的前提下得出的,当电阻增大时,要保持电流不变,就要升高电压。所以,电阻越大,功率就越大。即:"正比."

P=U^2/R,是在电压一定(或相同)的前提下得出的,当电阻增大时,保持电压不变,电流就必然减小,功率也就减小。所以,电阻越大,功率越小,即“反比”。

扩展资料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 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

电阻的倒数1/R称为电导,也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G表示。电阻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Ω),简称欧。而电导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西门子(S),简称西。电阻还常用kΩ和MΩ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MΩ=1000kΩ=1000000Ω

参考资料电阻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6

定义公式:R=ρL/S

欧姆定律变形式:R=U/I

电阻串联:R=R1+R2+R3+...+Rn

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

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²/P;R=P/I²

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²t/W;R=W/I² t (电热时,W换成Q)

拓展资料:

电阻定义:电荷在导体中运动时,会受到分子和原子等其他粒子的碰撞与摩擦,碰撞和摩擦的结果形成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这种阻碍作用最明显的特征是导体消耗电能而发热(或发光)。物体对电流的这种阻碍作用,称为该物体的电阻。

意义: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组成: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 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一些特殊电阻器,如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和敏感元件,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