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呢?

如题所述

嬴政消灭六国以后,成功建立起大秦王朝,但六国剩余势力仍在暗中蠢蠢欲动,昔日没落的贵族,虎视眈眈在试图复辟旧国,不过忌惮嬴政的威名,明面上不敢有所动作而已。后来农民起义爆发,嬴政一命呜呼,长子扶苏被假圣旨赐死,整个大秦帝国,完全落入有心之人手上,嬴政一死,六国旧势力立即发动,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只不过是个引子,农民军比不上正规部队,无论人数怎么多,只要派上一支强悍的队伍,便可以将他们击败,真正击垮秦朝军队的,是六国势力所组成的部队,因此也有人说,后来所发生的楚汉之争,其实是秦灭六国的再次上演。

六国势力发动时,秦国尚有能力可以抵抗,说是六国势力,集结起来的军队人数不多,如果朝廷处置妥当,再次消灭六国不成问题,但打胜仗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领导人指挥,嬴政一死,被寄予厚望的扶苏也死去,接位的秦二世是个昏君,不仅听从小人谗言,还杀了忠臣、能臣,更是把耗费几代秦王心血的长城销毁,于是报应来了,好不容易统一的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时间,再次恢复成分裂状态,秦二世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身死国灭,没有哪个方式能比这个更让一个帝王所心痛了,故而人们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嬴政能打江山,可他的儿子却没有守江山的本事,最终导致六国复辟成功,秦朝覆灭后,打着六国旧王室名号起兵的人不在少数。

例如说项羽,项羽起兵之际,秦朝还没有正式灭亡,当时他跟着叔父项梁作战,项梁则是投靠了楚王,自古以来,出师要有名,尤其是带领大军打仗,更需要一个理由,不然会被天下人说为不义之战,所以秦末站出来起兵的人,大多会有一张遮羞布,这块遮羞布便是昔日六国的贵族们,项梁名上为楚王而战,实际上复辟楚国只是个名号,楚王也无权约束项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个人是各取所需。秦国虽出现颓势,可实力仍比六国要强大,项羽作为楚国将领,自然十分担心。

项羽雄心壮大,自然不肯屈居一地当诸侯,韩生的建议不被采纳,项羽更是因为韩生将其说为沐猴而冠,而把韩生扔进开水之中,后来楚汉战争爆发,项羽战败乌江自刎,许多人回忆起当初韩生的话,不免有些为项羽可惜,假如当初项羽能够听从韩生谏言,大概也没有楚汉之争了。事实上这么想也没错,只不过韩生与有此想法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便是项羽根基在楚地,秦地对于他来说人生地不熟,同时受当地百姓所排斥,项羽是楚国贵族势力代表,一旦功成名就,自然要会楚地当楚王,若是在秦地为王,不仅寒了楚地百姓的心,也不会得到秦地百姓的支持,故而韩生建议提出时,项羽思虑过后没有答应,个人认为属于明智之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楚汉之争一方是刘邦,另一方是项羽,刘邦手下的军队秦人的比例超过了楚人,因为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人,并且接受了关中秦军的投降,刘邦手下的骑兵除了首领是刘邦手下的灌婴之外,其他全部是秦人组成的骑兵部队。

另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是是汉中和巴蜀之地,然后刘邦只在汉中待了几个月而已,就率军还定三秦出汉中,一举攻占了关中,从此关中、汉中和巴蜀之地就成刘邦的后方基地,这与当年的秦国地盘是一样的。

更为关键的是,刘邦军队中的兵员都是来自汉中、关中、巴蜀的子弟,这就是当年的秦人,越往后,刘邦手下的秦人比例越高,除了刘邦和一些核心将领不是秦国人之外,算得上是另一个版本的”秦国“。

而项羽手下大多是楚人为主,除了项羽之外,在秦末天下大乱复僻的六国也算是刘邦的敌人,刘邦还没有完全拿下关中,就率军东出函谷关,收复了项羽分封的数个诸侯国,首先收复了魏王豹,然后俘虏了殷王司马卬,接着迫降了河南王申阳。

之后,刘邦率领五诸侯联军一共56万人进攻项羽的都城彭城,但是在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打败大败,56万军队全军溃散,刘邦狼狈从彭城一下子逃到了荥阳,逃了几百公里,然后就形成了楚汉对峙,最终刘邦重用韩信开辟北方第二战线,然后刘邦自己与项羽在荥阳对峙,最终刘邦依靠联合天下所有的政治力量打败了项羽。

这些被项羽分封在中原的诸侯国,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东方诸侯国,秦朝当年灭亡六国,是一个个灭亡东方六国的,刘邦出函谷关与项羽打仗的过程中,顺带灭亡了项羽所分封的诸侯国,除了前面提到的灭亡的几个诸侯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诸侯国一个个被灭掉。

比如韩信就灭亡了好多个诸侯国,韩信最开始是攻打代国和魏国,分别灭亡了这两国,后来攻打赵国,通过背水一战灭亡了赵国,再后来就是韩信不顾郦食其已经说服了齐国,而趁齐国毫无防备的情况,攻打齐国,顺带又灭亡了齐国,韩信一个人也灭亡了四个国,再加臣服的燕国,算起来有五个诸侯国。

刘邦也是如此,项羽分封的九江王英布被刘邦派使者说服,归顺自己,而后来的梁王彭越也被刘邦收复,再加上衡山王吴芮、常山王张耳投靠了刘邦,还有还定三秦过程中灭亡的三秦王,项羽所封的18个诸侯不是被灭亡,就是被刘邦收复。

所以说,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秦灭六国,这里的秦就是汉,而六国不是六个国家,而是18个诸侯国,最终由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2
我觉得是因为秦朝统一中国时,其实还有很多的诸侯国并没有被消灭,另外还有些贵族后代试图造反,这些人犹如星星之火遍布全国,正好楚汉之争时,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各方势力歼灭或者收服了。
第3个回答  2020-12-22
因为当时项羽分封六国的旧贵族为诸侯,因此,楚汉之争,其实也是消灭其他诸侯国的战争。
第4个回答  2020-12-22
因为当时跟随项羽的人大部分都是其他六国的后代,相反来说,就是他们组成的力量来对抗秦国,所以被称为第二次秦国灭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