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睡几个小时才算充足?怎样让自己有精神大神们帮帮忙

我是高中生,每天都有大量的课程。觉得上课累,听不进去

各年龄最佳睡眠时间,如下: 新生儿 20小时 婴儿14-15小时 学前儿童 12小时 小学生 10小时 中学生 9小时 大学生 8小时 成人8小时 老人6-7小时 推荐作息时间为: 夏季22:00~23:00 -> 入睡 6:00~7:00 -> 起床 冬季21:30~22:30 -> 入睡 6:30~7:30 -> 起床 中午,人体警觉处于下降期,此时小睡片刻有助于恢复精神,有利于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 太长太短都不好,以7至8个小时为宜!科学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人们每天晚上在床上的睡觉时间过长,其效果如同睡觉时间过少一样,可引起许多睡眠问题。例如,每天晚上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和少于7小时的人,都抱怨自己睡眠有问题。而那些每天晚上的睡觉时间长度介于7至8小时的人,所遇到的睡眠问题则比较少。也相信有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睡一次懒觉,睡得昏昏沉沉不想起来,越睡越昏,最后一天都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到了晚上又睡不着了!要想睡得好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SOSO用户 2008-07-19 16:23 检举 8小时睡眠并不适合所有人 据新华社长春3月20日专电,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主题为“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日前,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表示,其实健康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的,8小时睡眠并不适合所有人。 郑晓华说:“以往大家认为8小时睡眠是最健康的,其实不然,健康睡眠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他说:“人的睡眠由浅入深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3和第4阶段为深度睡眠。这部分睡眠是恢复精力的主要部分,分别占睡眠时间的7%和15%左右。有些人因为入睡快,即使只睡四五个小时,也能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时间,第二天早上起来照样精神。” 此外,郑晓华介绍,不同的年龄段有相应的健康睡眠时间。例如,儿童一般为9至10小时,而成年人则为7至8小时。 ←3月20日,一名医生在指导小学生正确睡姿。为迎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河南省许昌市毓秀路小学开展以睡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他们请来医院的医生,为学生示范讲解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新华社发 主题:“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早睡早起”一向被看作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少现代人无奈且必须的选择——学生和“上班族”们天还没亮,就得往学校、单位赶;老年人凌晨四五点钟就睡不着觉,干脆起身锻炼……然而,日本科学家9月初公布的最新研究认为,起床较早的人心脏不好。 7点21分是最佳起床时间 该研究结果是在9月7日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会议”上公布的。研究由日本东京几所大学联合进行。在调查了3017名23—90岁的健康成年人后,研究人员发现,起床较早的人更易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人员同时表示,早起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而他们本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较大。因此研究人员也表示 ,该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多少也给大家提了个醒。那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7点21分后起床最好,因为假如在5:22—7:21之间起床,血液中可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会增加。英国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则建议:一醒来就应该将台灯打开,这样有助于调整生物钟,让人更快清醒过来。此外,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否则会导致血压忽然变动。 但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最佳起床时间并非固定值。“健康的要害在于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时就该起床了。”也因此,随着一年四季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同,人的起床时间也应有所变化,春夏两季应该晚睡早起,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冬天则应早睡晚起。 少睡1小时,死亡率增加9% 洪昭光还强调,无论几点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才是最重要的。“一天中,人清醒和睡眠的时间比例应该是2:1,也就是说,8小时睡眠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平均别低于7小时,否则每少睡1小时,死亡率就增加9%。” 对青少年来说,小学生应保证10小时睡眠,中学生则是9小时,否则会影响未成年人体格和神经的发育,导致注重力、记忆力、自控力下降,还可能引起免疫、内分泌系统混乱,导致肥胖。 老人最好傍晚运动 “我天天不到6点就醒了,躺在床上没事做,不起来还能干嘛?”不少老人有这样的疑问。但洪昭光表示,超过80岁、血压较高、心脏也不太好的老人,必须有足够睡眠,早晨也要起晚些。“早晨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负担本来就重,若早起运动,对身体就更不利了。所以老人最好等傍晚身体状况好时运动。” 对习惯早醒的老人,洪昭光建议:白天最好别睡觉;增加运动量,因为运动能消耗能量,本身就有安定的作用。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