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驻足南京路,欣赏外滩和黄浦美景,流连于衡山路的小店时,是否曾想过,在当年的十里洋场老上海,孙中山曾挥斥方遒主历史浮沉,张爱玲也曾倚窗听风看落叶飘零,鲁迅先生的《且介亭》又何以此为名? 蒋介石,孙中山,宋庆龄,鲁迅,陈毅,张爱玲,这些曾改写过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名字,当他们的故居完全呈现在您的眼前,您会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摩登城市不是虚无而苍白的,它与您心中的老北京一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其独特的历史魅力。 上海名人故居多以文人居多,而文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与行事风格可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或忧伤,或壮烈,或辉煌。来吧,跟着我们一起探访上海名人故居,让上海耐人寻味的历史在您的眼前慢慢铺陈开来…… 孙中山故居(香山路7 号) 上海孙中山故居位于香山路 7 号,为一幢两层楼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 年至1924 年在此居住。其间,孙中山先生在此开展了大量 革命活动,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会见过中国共产党和苏俄代表,并着手改组国民党,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1925 年孙中山 先生逝世后,夫人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 年。现故居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原物原件,并按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原样布置。1961 年3 月4 日故居被国务 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 年1 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是孙中山生前最后居住的寓所,亦是孙中山的思想 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见证,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发起和酝酿之处。瞻仰故居,眼前的这一切,让人回想起孙中山先生为追求民主理想、反帝反封建而叱咤风云的一生,让人无限感叹与崇敬。 宋庆龄故居(淮海中路1843 号) 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 号为一幢白色的西式小洋楼,周围是花园和草坪,气氛优雅脱俗,楼内陈设有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 楼下车库内停放着当年斯大林赠送的苏联轿车。这里曾是一位希腊船主建造的私人寓所,作为敌伪产业由国民党政府没收归中央信托局管理,后根据蒋介石手谕,中央信托局"将此屋拨给宋庆龄使用"。宋庆龄于1948 年冬迁居于此。60 年代,宋庆龄因工作需要住在北京。1979 年 12 月到 1980 年 2 月,宋庆龄在这里过完春节后回到北京,这 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宋庆龄于1981 年5 月29 日在北京病逝,享年 88 岁。宋庆龄故居底层是过厅、客厅、餐厅和藏书室。过厅中陈列着林伯渠同志赠送给宋 庆龄的“百鸟朝凤”石刻摆件,和外国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不大,北墙正中悬挂着孙中山的遗像,南墙上一幅 1961 年毛泽东前来看望她时同她亲切握手的 留影。在这间客厅里,宋庆龄曾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众多外国元首。顺着狭窄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进入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罕见的藕荷色藤木家具,这是孙中山、宋庆龄婚后返抵上海,宋耀如夫妇补赠给女儿的嫁妆,以表示长辈对这段婚姻的认可,宋庆龄生前对此格外珍惜。卧室里还可见到孙宋伉俪使用过的古董座钟,钟的时刻指向八点十八分,为宋女士逝世的时间。宋庆龄将二楼的盥洗室直接改为打字间,室内既有打字机,又保留了浴缸等盥洗设施,显示出主人的别出心裁,颇具“后现代气息”,可见宋庆龄的独特个性。 毛泽东故居(茂名北路120 弄5-9 号) 毛泽东故居位于茂名北路120 弄5-9 号,是一幢老式的两层楼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房屋。1924 年 2 月中旬,毛泽东在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务期间,曾在此居住,现被列入上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房子是毛泽东的朋友--蔡和森与向警予提供的。毛泽东、杨开慧、小孩、毛老夫人毛泽东一家住在一楼,而蔡和森向警予一家住在二楼。一楼,一间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的房间,里面有他们平时生活的腊像,毛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杨开慧则在床边陪着孩子们,其乐融融,另一间是毛泽东母亲在杨开慧生小孩期间就近照顾时居住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婴儿床,这种场景几乎在很多家庭中都可见到,平凡中见真实,不禁让我们想到毛主席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鲁迅故居(大陆新村9 号) 位于大陆新村 9 号的鲁迅故居是一栋红砖红瓦的三层建筑,外形具有他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风格。1933 年4 月 ~ 1936 年10 月19 日鲁迅先生居住于此。 1936 年10 月19 日凌晨,鲁迅在这里与世长辞。鲁迅故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馆名由周恩来总理亲题。 在这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 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 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形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中间1 张西餐桌、5 把椅子。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南窗下是夫人许广平的缝纫机。靠东墙是儿子海婴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是餐室,正中1 张方桌,围着4 把椅子,西北墙角1 只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式衣帽架。 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1 只镜台,镜台上陈设着外国版画。1 幅海婴出生后16 日 油画像挂在靠北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 年10 月19 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 时25 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后间是贮藏室,有1 只瞿秋白留下的红色破皮板箱,两边的木箱盛放着鲁迅举办版画展览时的镜 框,1 只多层用品橱,内有鲁迅的修书工具、药品和医疗器皿等各种什物。 三楼前间有阳台,是海婴与褓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平迁居淮海中路淮海坊 时曾带走。1950 年恢复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 蒋介石故居(东平路9 路) 1927 年 12 月 1 日,蒋介石兴宋美龄在上海结婚。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世俗婚礼在大华饭店举行,婚后他们住在亚尔培路(陕西南路)向朋友借的房子里。一个国家元首没有自己独立的住宅,这是十分危险的,于是由国民政府出资购进了今东平路一带的全部洋房,其中宋子文终于在今东平路9 路买下一座较大的花园洋房,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这座英式花园别墅,现为音乐学院附中。1927 年蒋介石在南京执政,经常来上海,这是蒋介石的行宫,提名为爱庐。 张爱玲故居(常德路195 号) 常德路 195 号,一座过去叫做"爱丁顿"现在叫"常德公寓"的意大利式的建筑,已经斑驳,但依旧鹤立鸡群。不远就是闻名上海滩的避风塘风情街和爱玲笔下的电 车场(现也正在被拆掉)。轻轻走近,鼻子就触到老房子特有的霉味儿,这一团混沌不清的气息,仿佛还在如泣如诉地回忆着那段令 人心碎的往事。 爱丁顿公寓是张爱玲和姑姑住得最长久的公寓,一九三九年在五十一室,一九四二年以后在六十五室。张爱玲在此完成了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心经》、《花凋》。此期间还发生的另一段重要的故事,就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相爱到秘密结婚。 北墙上还留着 昔日爱丁顿公寓考究的木质旧信箱,最下面一格 51 号信件箱,放着一份晚报。 51 号,张爱玲的信箱。走上六楼,左手便是张爱玲家的大门。墙上的涂料和门上的油漆虽已剥落,但不掩昔日的豪华。大她 15 岁的胡兰成第一次拜见张爱玲,按响了这个门铃后,吃了闭门羹。张爱玲通常不见生人,他只好从门缝下塞进了一张 纸条。当时的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人也常揿响这门铃,以求得爱玲那些炙手可热的文字。下面,是万丈红尘都做市声,川流不息;上面,是她的看月亮的阳台和听电车回家的窗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张学良公馆(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 九· 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1933 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1933 年3 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 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 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一个月后,他去了欧洲。第二次是1934 年回国, 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 (今香山路)2 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 (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 (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 这是一幢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主楼面积约800 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 20 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有一 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 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 孔祥熙公馆(多伦路250 号) 建造于1924 年的多伦路250 号是“孔公馆”是被称为旧中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与宋蔼玲的寓所,孔家财大气粗,这座建筑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券柱形式与阿拉伯纹案雕刻,彩色贴面组合的单元式构图成为它最显著 的特征。 “该住宅现有市民居住,谢绝入内参观。”在精美的墙面上,两行文字说明这里现在已经是民宅。 即便不能入内,这里也是值得一游的——如果您已经参观了孙中山与蒋介石旧居。毕竟宋家三姊妹可说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姊妹花”,在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 时代,她们选择的对象使她们的命运与时代相沉浮,甚至可以说改写过中国的历史,游历他们当年生活的地方,不禁会对中国政治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慨叹! 徐志摩故居(延安中路913 弄) 静安区流淌着老上海的万种风情,居住环境优美、幽静高雅,高楼林立,商厦栉比,宾馆云集,交通便捷,科教繁荣,浓郁的人文气息吸引了不少文人、名人驻足于此。徐志摩故居就在延安中路913 弄。原址已拆迁,目前在这一弄堂口挂牌。原址是一幢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是上海滩老式石库门洋房。1929 年3 月29 日, 泰戈尔再次来到上海,曾住在那里。 楼下当中为客堂间,陈设简单,只作穿堂。新房设在二楼厢房前间。后小间作陆小曼的吸烟室。三楼是志摩的书斋。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正是在此诞生了鼎鼎大名的《爱眉小札》、《媚轩琐记》和《小曼日记》等篇。 1931 年10 月底,志摩乘飞机失事,年仅36 岁。 巴金故居(武康路113 号) 武康路 113 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1955 年 5 月,巴金迁居武康路寓所。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在这幢 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在这里,他写成了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许多巴金研究者、巴金的热心读者都关注着这幢“独立式花园洋房”,认为这里的一切都应该好好保存,让人们永远记住,一位文坛巨匠曾在这里长期生活过。巴金一生中最后的日子在上海华东医院度过。 梅兰芳故居(思南路87 号) 梅兰芳故居位于马斯南路 121 号(今思南路 87 号), 1932 年梅兰芳从北京迁居上海后就住在这里,一直住到1938 年,1942 年从香港回来后继续在此居 住,直到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这里是一栋四层西班牙式花园洋房,被称为“梅华诗屋”。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来激励国人的抗日热情。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罢歌罢舞,息影舞台。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从此杜门谢客,深居简出,多次想尽办法拒绝日本当局和日伪政府的邀请。 马歇尔公馆(太原路160 号) 读过世界历史的人,一定知道“马歇尔计划”;读过中国历史的人,一定知道马歇尔那段来华。1945 年 12 月 20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陆总参谋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来中国,以“调解国共军事冲突”为名帮助蒋介石加紧部署内战,住在上海台拉斯脱路(今太原路160 号)的一幢法国独立花园式住宅。即现在的马歇尔公馆。别墅的建筑极其优美,由一幢主楼和四幢副楼组成,柔和的土黄和灰粉色,陡坡的四坡屋顶上铺着青瓦,屋面靠檐口处有五扇拿破仑头盔似的天窗,屋檐下连续排列着白色的木托架,底层宽敞的门廊用三根古希腊风格的陶立克柱支撑,门廊上方是露天大阳台,极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单看建筑本身,极具古典浪漫的美感,又因为它涉及了太多的政治风云,凭添了几分神秘及感伤。直到今天人们还说这优雅的别墅如同马歇将军的优雅气质,使人难忘。 总董官邸(汾阳路79 号) 汾阳路79 号住宅,原是法租界公董局总董(法租界内最高权力者)官邸,建于 1905 年,因为绿色草坪上坐落的白色宫殿造型颇像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因此人们称 之“小白宫”。整个建筑非常强调外形的水平线条,有雪白的墙身,宽阔的半圆形露台两侧是流线般的合抱式楼梯,一楼有券门,两边是爱奥尼式双柱,门窗及天花 板都有石雕装饰,整体设计严谨而艺术,端庄又不失华丽,代表法国人的权势,也代表着他们的艺术与浪漫。解放初期,陈毅市长曾住过这里,现在是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的所在地。 阮玲玉故居(新闸路 1124 弄9 号——沁园) 上世纪30 年代著名影星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绝笔,含恨服毒身亡。阮玲玉的名字载入中国电影百年史册,这个悲剧人物居住、自杀所在地,位于新闸路 1124 弄9 号——沁园,一路行过来,风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白兰花的香味,让人随景生情,一下子回到那蜡黄蜡黄的岁月,遥远而沧桑。老洋房门前光影迷离, 暗红色的墙面、油漆斑驳的门窗,让人想到阮玲玉之死——为了保护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同时也成全了自己完善的人生不受玷污。为些,鲁迅先生特意献上了一篇悼 词《论人言可畏》。 这幢西班牙式洋房曾是上海滩最高档的住宅之一,解放后,成为民宅,但也只有3 家住户。至于能否入内参观,就要看您的运气咯^_^ 周璇旧居(华山路枕流公寓六楼)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哎呀哎呀……”周璇的旧居位于海格路(今华山路)枕流公寓六楼。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层的八字 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门朝北,与南门贯通,中间为门厅,内有电梯、信箱、服务台等。在20 世纪30 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楼”之 称。 周璇住的是六楼的一套150 平方米的居室,装修考究而华丽,钢窗、檀木地板均为西班牙式的。据一位在公寓里住了 50 多年的老人说,枕流公寓的英文名为 Brookside Apartments。brook,即水流动的小河、小溪,Brookslde Apartment 可直译作“河边公寓”或”溪边公寓”,这座公寓曾住过许多知名人士,而周璇则是最早迁入的,且一住就住了 25 年。沐浴在夕阳余辉中的枕流公寓。就像是一首被记忆突然渲染起的岁月之歌,灰色的墙面、嫩绿色的植物,如同一道道生命的痕迹。即便没有感受,没有追忆,但只要有电影,那么属于上海滩老明星们的那份记忆往事,就永远不会老。 黄炎培故居 丰子恺故居 蔡元培故居 郭沫若寓所 丁香花园---李鸿章寓所 张闻天故居 瞿秋白故居 陈云故居 刘海粟故居 王一亭故居 周公馆 龙华烈士陵园:龙华路2887 号 上海宋庆龄陵园:宋园路2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81 年5 月29 日在北京逝世,其骨灰葬在上海她的父母墓地的东侧,1984 年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整个园区有甬道纪念碑,纪念广场,宋庆龄雕像,墓地,陈列室等部分组成。甬道纪念碑上有邓小平题写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30 个大字。这里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宁区名人故居简介:由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整理的名人故居栏目,将与您一起探访名人的足迹。 傅雷旧居位于江苏路 284 弄(安定坊)5 号。安定坊 1936 年前后建成,系假三层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共5 幢18 个单元,为联体式分组建筑,每户均有花园。 史良旧居武定西路 1359 号,是一幢砖木结构三层欧式花园住宅,与西侧住宅相连,为联体的对称形式建筑,南立面有外廊,上挑出阳台(现改建)。入口开在山墙外。水泥粉刷外墙,红瓦坡顶屋面。抗战胜利后,史良在此居住。 贺绿汀旧居位于泰安路 76 弄(亦村)4 号,为成片小型独立花园住宅之一。亦村建筑结构精巧坚固,煤卫设备齐全,周围环境幽静。 周谷城旧居位于泰安路 115 弄 6 号。泰安路 115 弄花园住宅系德国外侨于 1912 至 1936 年建造的英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层住宅。由黄迈士设计,共 3 排 8 幢,立面部分木架构外露,凸窗,挑出小阳台。周谷城旧居为西班牙式。 沈钧儒旧居位于愚园新村的弄堂西侧第一排,建筑为假四层联列式砖木结构住宅,坡顶平瓦屋面,清水墙,青红砖相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