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什么样的人物特点和品质

如题所述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这是他性格中远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占据北方大部,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军事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曹操行事残暴,动不动就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此,刘备深得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终成大事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认为:"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公孙瓒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感情用事,惨败夷陵
  刘备感情用事,这是他性格中的弱点,导致了他的失败。关羽被孙权所杀,刘备执意发兵讨伐,众将士从大局出发劝阻,他将奏章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勿得再议。"立国大业每一步皆出于理智,刘备此次讨伐却是复仇行动,并不是征战大业,从而一反"隆中对"中确定的战略决策,背离众意,终于,被陆逊败于夷陵。 对蜀汉来说,夷陵惨败,大损国力,元气大伤,许多将领在此战中阵亡,如张南、冯习、傅彤、沙摩柯等,还有一些奇谋异能之士也在此战中阵亡,如马良等。蜀汉后来的几十年,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也就此成为泡影,给日后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如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9
说起刘备,很多人对他最大的印象应该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指的是魏、蜀、吴)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是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

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任军师。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

221年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成为三国时期的其中一国。先后娶妻甘氏、麋氏、孙氏和吴氏。子刘禅继位。 223年,在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对吴战争中失败,退兵回到蜀国。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病逝,谥号为"昭烈"。刘备在中国有两个坟墓。一个是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惠陵";另一处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我认为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

《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第2个回答  2020-12-03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第3个回答  2020-12-11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品质
两个字形象地描述刘备——骗子
用感情戏骗关张入伙、骗吕布打曹操、从曹操手里骗兵力(煮酒之后刘备骗曹操攻打袁术,领了5千兵马就跑了袁绍那去了....)、骗袁绍来报自己小命(明知道是关羽杀的颜良文丑,还骗袁绍说不是,袁绍这傻子也还真信了)、之后骗徐庶入伙被曹操干扰,又去骗诸葛亮入伙,庞统也是骗进来的嘛,然后从刘表手里骗到了荆州、长坂坡之战摔阿斗骗赵云死心塌地、后来派诸葛亮骗东吴联合打赤壁之战自己一点力都没出、后来说好了荆州归孙权,刘备有骗他说借短时间,借了又不换,最后要死的时候骗诸葛亮说要把王位让给他其实是想让诸葛亮死心塌地辅助刘禅。
总而言之储刘备的一生都是在骗啊............十足的骗子,不过像他这样会骗人的人才能成为乱世的枭雄,而历史上刘备也正是扮演的枭雄(狡猾的英雄),曹操是奸雄(奸诈的英雄)
刘备有怎样的品质
刘备成年前是很守礼的人 读写计算都不错 可以说是乖宝宝类型的 听家里的话 成年后却去当了游侠 成了当时的无业游民不务正业
刘备的名声不大好 最常听到的就是 无赖…… 大多说他说的一无是处 有些过了 刘备当时是游侠 游侠之间是重义气的 萧何是他从小的兄弟 他们的感情很好 当时也被乡里传为美谈 刘备抛弃妻子一个人逃命的故事比较广为流传 所以一直被大家认为人品不好 其实刘备最终能成大事 虽然他身边的人功劳比较大 但是他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吧……
不过说他无赖 恩弗估计还是比较能够被人认同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9
刘备 要啥没啥 除了家里中山靖王之后这么个空头衔之外 刘备的唯一上限顶多也就是个“落魄贵族” 甚至连皇族都将就凑个边而已(靖王后裔一抓一大把 是个姓刘的就有可能是)但无论是早期年轻的时候还是后期称霸一方 刘备都非常被各路英雄豪杰所尊敬 这一点从其老师卢植 对手曹操 投靠过的袁绍 同学公孙瓒等人的行为反应出来 这人是个货真价实的英雄好汉

要知道以上这些无一不是在乱世称霸的英杰 他们能佩服的人 首先要很懂江湖道义规矩 放在今天就是接地气且值得倚靠的表现 其次 刘备胸襟目光都不是普通的官场人物所能比拟的 会说好话 溜须拍马 很多人都做得到 但是若能做到哪头都不得罪 大家都喜欢的同时 你又觉得这人一身正气一表人才 那简直是难如登天的行为

曹操官宦生涯做了那么久 文才武略样样精通 知人善任 门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但是却被黑的最惨 属于强硬的改革派人物 所谓枪打出头鸟打的就是曹操这种人 因为变革意味着触及利益 触及利益就要有冲突 自然也就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了

而刘备却基本没见他出现这种问题 唯一的解释就是 刘备有足够强的气量能容下多方行动多方势力的意见与战略需求 他本人也同样具备牵制各方势力不能独大的这样一种帝王风采

且刘备称帝的尊号是昭烈皇帝 这种称谓一定程度反应了 这是一个很英武 很哥们义气 同时又令人尊敬的霸气老大哥

关羽张飞皆人杰 诸葛亮天下名臣 无一不是对刘备忠心耿耿 可见刘备用人识人比曹操也只在伯仲

来到现代应该是那种非常平易近人 给人温暖感和力量感的一位老板 你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