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的发展现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有林地103466公顷,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42.07%,活木蓄积量466万立方米,曾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森林防火先进县。有野生药用动植物101科448种,其中成片分布的药用植物31种,储量150多万公斤。特产有猕猴桃、山野菜、寒葱。有雉鸡、斑翅、山鸡、雕等主要鸟类13种。人工饲养梅花鹿已有200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就被列为“养鹿官山”,已有私人养鹿圈2户。《辞海》记载东丰“以产鹿茸著称,有全国较早的养鹿场”。曾受皇封的“马记鹿茸”作为国家免检产品而驰名中外。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已故全国人大常委溥杰先生曾亲笔题词“神州鹿苑”,已故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也为东丰县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2001年,鹿存栏已达25000头,年产鹿茸12万两,为亚洲最大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
现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锰、铝、铜、煤、沙金、石灰石、石英石、草炭土、花岗石等20余种,其中石灰石、草炭土储量都在数十亿吨以上,开发价值很高。已探明5处矿泉水资源,均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型,含锶、锌等21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年流量达50万吨。 面积163.77平方千米。人口92797人。镇政府驻东风路。辖6个社区、21个村。
原为清朝皇家盛家周场的阿布巴拉洪阔围,光绪二十八年始成为东丰县的政治中心,是县衙驻地。1912年为东丰城厢属,日伪统治时期为东丰衙公所。1947年解放后为东丰城厢区人民政府。1951年…… 面积296.6平方千米。人口41606人。镇政府驻大阳街。辖23个村。
1903年(光绪29年)时名大阳岁,是建制前的满语地名译成汉语是绕道的意思。民国初年开发。日伪统治时期为增福村……1956年…… 面积289.58平方千米。人口40729人。镇政府驻姜大房。辖16个村。
因横道河得名。1902至1931年,称西四乡,属东丰县管辖。1931年至于947年,改称为五区六合村,归东丰县管…… 面积151.53平方千米。人口19034人。镇政府驻那丹伯。辖15个村。
光绪年间,此地是皇帝的围场。民国、日伪时期归奉天管辖。解放初期称东丰县第八区。1956分为东丰县十八道乡,二道河子乡…… 面积126.93平方千米。人口16433人。镇政府驻猴石屯。辖12个村。
由乡所在地的西山头上有块岩石远看像似一尊猴,因此而得名猴石。……原为东丰县第二区,…… 面积135.27平方千米。人口14050人。镇政府驻杨木林。辖13个村。
此地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杨树林子,光绪年间开荒。1947年土改时,此地是双兴区驻地,后改名叫杨木林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名为杨木林乡。1961年将…… 面积214.3平方千米。人口22993人。镇政府驻小四平屯。辖16个村。
清朝为禁垦围场,光绪二十年后开发,1895年猎户赵允吉在此地建房,形成屯落。民国时期成立四平警察所,日伪时期成立四平警察署归东丰县辖。1947年成立四平区,后改称农民会,归东丰……
黄泥河镇(Huangnihe Zhen)
面积204.77平方千米。人口23903人。镇政府驻黄泥河街。辖12个村?(21个村?)。
原为阿兰阿力本围,约在光绪13年开荒。东丰县设县后,为北二乡。民国时期为太河村,归八区辖。1947年解放后为太河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