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丰的主要贡献

如题所述

在中国新闻界诸多名家中,艾丰是颇有代表性与特点的一位。他大器晚成者,起点高,步履大,从读研究生到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再到走上经济日报总编辑领导岗位,是改革开放20年间迅速成长,成熟并卓有建树的一个突出代表。 艾丰是在四十岁上下才开始在新闻界形成自己的影响,比起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名记者、名作家、名评论员,他的成名年龄明显偏晚。艾丰的成名原因,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艾丰从1961年到1978年,这十七年间他的工作单位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这期间,他先因工作出色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又作为首批“四清”工作组的的组长搞了一年半的“四清”工作;曾被提拔为理论时事组组长,相当于报纸的部主任这个职务,也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整改了两年。文革结束后,又回电台干了两年。经历不可谓不坎坷,整整十年,别说他个人难以成名,整个新闻事业都呈全面的退步状态。再者说,电台这个岗位,虽然他也干得比较出色,可是影响仍然不大,与那个时代电台在整个社会上发挥的作用不大是分不开的。传统媒体报纸一直在那个阶段的新闻事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电台则基本上是报纸的有声版,很难有代表自己看法和思想的东西,电台的记者更难以有什么作为。所以说,艾丰前些年没能出名,是岗位的原因,也是时代的原因。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就不一样了。这个阶段,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注重经济报道,尤其是经济报道除了传播经济信息以外,还在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保护改革人物、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宏观调控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阶段特别需要懂经济、也懂新闻的专门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艾丰才得以在这个阶段脱颖而出。不能不说,他的成名与否与时代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青年时期对艾丰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第一是中学时代打下的文化基础比较好。那时学校的教育比较正常,他在中学时期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门门五分,没有偏科。到了高二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要考什么,物理老师让他考物理,数学老师让他考数学,语文老师让他考中文,到了高三第一学期,碰见语文老师,那是一位作家,对艾丰说,你就当记者吧,第一你可以写文章,另外记者可以到处跑。后一句话把艾丰给说动了,高中毕业就考了新闻系。可以说,正是这种在中学阶段打下的全面牢靠的基础,使他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得心应手地驾各种题材。1978年艾丰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以及后来和一些研究尖端问题的自然科学界的学者对话,用的都是中学时代学的基础知识。正常的中学教育使他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知识基础,使他终生受益。
除了重视各门学科全面发展以外,艾丰还非常重视社会活动,从中学到大学及后来参加工作,艾丰都很注意参加社会活动。从初一起就当学生干部,当过学校的团委副书记,学功课和搞社会活动是倒四六开,回家还得干活,没有时间让他闷头看书。工作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关注社会问题,所以他的策划的许多活动后来在全国都能有很广泛的社会影响,像中国质量万里行等等。 作为学者型的记者,艾丰极力提倡思考,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把记者称为笔杆子,认为笔杆子就是没头没脑的,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记,所以他把他的新闻作品集命名为《思考的笔》希望大家要做也做一支思考的笔。他推崇范长江的这句话:记者要穷毕生精力去研究几个问题。艾丰认为,研究问题就是要思考,艾丰说记者有三个任务,第一个是报道,第二个是解释,第三个是预测。要完成这几个任务,哪一个也离不开思考。艾丰还说,新闻行业是五说行业,最先说话,说自己不甚懂的事情的话,公开说话,迅速说话,还要经常这样说话。这五说加起来,难免要说错话,这就需要记者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本事练得更硬。这些都是艾丰勤于思考的佐证。
艾丰思考的深度还体现在他对新闻理论的贡献上。艾丰在新闻学方面的著作成了许多大专院校文科学生的必读书目,诸如《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采访概论》《中国新闻媒介发展大趋势》、《记者的素养和技巧》(合写)、《新闻报道与写作》(合译)等。特别是他写的《新闻采访方法论》曾获吴玉章奖,第一次把新闻采访和哲学名词方法论联结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研究采访,既总结了我国新闻记者证采访经验,又借鉴了外国学者探索的最新成果,把新闻采访学研究从经验性上升到学术性,并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在这之前,学术界包括新闻界一直有一种看法,就是新闻无学,可以说这次艾丰用这本书打破了这种说法。正因为他在新闻采写的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视方法论的应用,所以采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创作出有强烈个人特色的作品来。 1. 求新意识
艾丰的作品都很讲究新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写作的思路上都是这样。这里的求新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对报道过的内容力求新的概括”。
第二个方面,就是善于从新的角度和层面表现对象。
第三个方面就是善于提出新的见解。
2.立体思维
记者的立体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新闻思维,立体思维是采用空间思维的方式,对于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因此,记者的立体思维也可以叫做记者的全方位思维。
艾丰在经济报道中的立体思维主要表现在这样双面说理和多侧面报道这样两个方面。
首先,艾丰在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时注重说“双面理”,不装腔作势,借“权威”唬人。
其次,艾丰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多侧面报道。所谓多侧面,简单地说就是既反映成绩也提出问题,既表现优点也不避讳缺陷,也就是辩证地看待问题。对这个多侧面,不能机械地认为是优点和缺点半斤八两地来写,而是在如实的描写事物时反映出事物人物的多个侧面。
3. 语言的理性思辩色彩
再曼妙的构思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都要通过语言与大家见面。而艾丰作品中的语言与通常我们见的优美的描写、抒情性的语言不一样,是一种溶入了理性的思辩色彩的语言。像“一个人的缺点往往是他优点的延长”、“改革者常处于两难之地。传统的道德,旧的体制,不容,不喜欢锋芒毕露的人。而要刺破旧观念、旧体制的厚皮,不露点锋芒又不行。”这样的语言,充满了思辩之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深刻的思维往往需要相应的语言来表达,艾丰之所以被人称为是学者型的记者,与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的理性思辩色彩也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些理性的思辩色彩,使得枯燥的经济现象有了学理的情趣,也使得新闻作品有了指导工作的深远的价值。在此,艾丰追求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境界——理论与新闻的结合。艾丰有一段话讲的就是理论与新闻的关系——“从时间的角度说,历史是新闻的对立面,从思维反映现实的角度讲,理论是新闻的对立面。理论追求的是对事物高度抽象的概括,新闻追求的是对事实非常具体的写真。理论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更加明显,新闻的价值则是一瞬即逝的匆匆过客。” 1996年,艾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中强调,“年轻的同行常常问我:‘做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这是对一般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艾丰对自己的严格自律。像《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篇文章就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驱使艾丰写成的。艾丰在山区呆过,那里的农民过着非常缺水的生活,一盆水要用几次,先洗脸,洗碗,再做猪食。平时他们不洗脸,干旱的时候甚至用树叶把一滴一滴泉水引进水桶。然而回到城里一看,人们对水的浪费太大,所以艾丰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反复思考,最后写成了这篇《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至于风险精神,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像《不完整的答案》,揭露的是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在女儿高考时帮其作弊一事长期得不到解决,属于要捅文革的遗留问题。而艾丰是只身一人,去从未去过的边远地区,批评涉及的又是当地党委,弄不好,很难从那里脱身,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后来凭着风险精神,半个月后写出的《不完整的答案》在人民日报上一发表,赞扬的信一封接着一封,甚至还有人对艾丰说“你要是在广西竞选全国人大代表,可是得全票。”这样的知名度从何而来?如果有一个记者总想成名,而任何有风险的题目都不去做,那他恐怕是很难成功的。艾丰的很多作品在采访过程中都可谓是困难重重、没有一点风险意识的话,他也很难采写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作品来,惶论成名。
总之,艾丰在理论界有很多贡献,新闻理论、哲学领域和经济领域都有所建树。某些独到的见解,是他取胜的关键。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中艾丰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知识像树叶,能力像树枝,而素质就像树干。……有的人的失败,并不是在于他的知识不多,能力不够,而在于当他的知识和能力繁茂起来的时候,他的树干没有粗壮起来,于是风一吹就倒下了,或者是树干太细,运送的营养不够,树叶和树枝萎缩了。”排除时代的客观因素来看,主观上注重“素质”的积累是艾丰成名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