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后半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人之所以为人”后半句是:

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意思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呢?答:因为人有思维,能辨是非。

出自:春秋战国《荀子•非相篇》,不是孟子

原文: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译文: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呢?答:因为人能辨别上下、贵贱、长幼、亲疏等等级秩序。饿了想吃,冷了想暖,累了想休息,喜欢好处而讨厌祸害,这是人天生就有、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本性。

大禹和夏桀都有的人性。这样说来,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因为人长了两只脚,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能分辨等级秩序。猩猩的样子也是长了两只脚,脸上没有毛,但是人却能喝它的汤。

吃它的肉。所以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因为人长了两只脚,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能分辨等级秩序。禽兽也有父子关系但却没有父子亲情,有雌雄而没有男女之别。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在于有各种等级的区别。

扩展资料:

荀子反对孟子关于性善的学说,提出人性恶的学说。首先,他提出“性伪之分”的问题,认为人性是指人先天赋有的,不需学习、不需努力就有的那些东西;

凡是需要后天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到的,就不是性,而是伪,即人为。他进而指出,仁义礼智、辞让、恭敬等,都是后天经过学习、教化才会有的,是伪,不是性。

人的本性只是好利恶害,如果听任人们依其本性去做,就会导致争夺和混乱,所以,人性是恶的。圣人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就制定礼义来对百姓进行教化。

荀子称做化性起伪,正如弯曲的木头要经过加工矫正才能变直一样,人也只有经过后天的教化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义,使社会由乱而治。

荀子以好利恶害为人性,是吸取了法家的思想,但又与法家不同。法家认为人性为己,不能改变,主张因人情,针对人的好利恶害以赏罚治国,因此法家不以好利恶害为恶。

荀子则以好利恶害为恶,主张通过礼义教化使人改恶从善,并且肯定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荀子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之性,也都有接受礼义教化成为圣人的内在根据;

义与利,是“人之所两有也”,问题只在于是欲利战胜好义,还是好义克服欲利。 从性恶论出发,荀子认为人们成圣的途径主要是靠后天锲而不舍。

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良好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的陶冶、影响,积善成圣。所以他重视和推崇师的作用,重视注错习俗,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

性恶论与性善论的分歧,从理论上说,是在于对性的理解不同。荀子以天赋的本性为性,孟子则以人之所以为人之处为性。

从其实际意义上说,则在于对成圣途径强调的方面不同,荀子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环境影响,孟子强调的则是个人的修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非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能思维)”

出自《荀子•非相篇》,不是孟子。

一、原文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二、译文: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与其他万物有区别,其区别就在于人有上下亲疏之分,而上下亲疏是由礼来规定的,礼则是圣王制定的。荀子认为后王之所以可学,是因为他们的业绩最显著。尽管妄诞之人有不同说法,但圣人不会被迷惑,他们有着“以己度人”的良好的观察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