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死,子曰:“噎!天丧予!天丧予! 这表示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感情?孔子为什么这样说? 快快快快快快快

如题所述

  先进第十一 第9节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 颜渊死,孔子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1

  注解:

  《四书章句集注·先进第十一》 #8.1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丧,去声。噫,伤痛声。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
  《论语注疏·先进》 #9.1
  颜渊死。子曰:“噫!包曰:“噫,痛伤之声。”天丧予!天丧予!”天丧予者,若丧已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
  《论语注疏·先进》 #9.2
  【疏】“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正义曰:噫,痛伤之声。“天丧予”者,孔子痛惜颜渊死,言若天丧已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

  我的评述:

  儒门讲究中庸,什么都要适度,包括对于感情的表达,所以是反对像野人一样的狂怒、狂喜或是喜怒无常的

  然而又讲对于 利义忠信孝悌 等的原则的贯彻都要发自内心,都应该是内心情感的忠实流露,而不是为了做善行而强扭的

  在颜渊死的时候,孔子悲怅至极,也就顾不得讲感情的流露要适度了,所以看出至少从孔子本人讲,情有的时候占的分量要比理重

  然而后世的儒们弟子却未必像孔子本人这般真性情

  对于楼上的见解:

  同意孔子认为颜渊是所有弟子中最接近“仁”的一个

  但不同意 孔子认为颜回之死使得孔门就没有了继承人,孔子的学说变得难以传承 这个观点

  因为孔子一生自认为是在努力宣扬恢复周礼,认为追随自己的人也是出于追随自己恢复周礼的主张

  孔子本人并没有成一家之言的自知,也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门牌的创始人,所以指定继承人更无从谈起

  所谓对于门派的自知、维护门派的意识,应该是在战国时期才形成的
  (观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著作,论语 老子,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门派;而成书于战国的,如 孟子 荀子 墨子 等则充斥着门牌之争)

  应该说,颜渊之死确实在客观上造成了儒分八派的局面。但这并不是孔子悲痛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4
表示了孔子对他弟子念念不舍的思想感情
第2个回答  2010-10-24
表达了孔子对弟子 对自己的学说 对天下的痛惜
颜回是惟一一个得到了孔子真传的人
孔子说 学习的四个阶段 共学 适道 立 权
孔子自己达到了权的境界
而孔门十哲都达到了立的境界
颜回是惟一一个可能达到孔子境界的人
颜回首先聪明 其次安贫乐道 愿意一生惨淡来做学问
而颜回死了 孔门就没有了继承人
孔子的学说变得难以传承
孔子死时没有指定一个继承人
所以孔门就没有再办下去
后来就出现了 孔子死后 儒分八派的局面
到孟子时儒学和孔子的儒学就有一定距离了

所以孔子哭颜回更是哭自己的学说
第3个回答  2012-10-04
且不论颜回从来没犯过同样的错误,别人举一反三,他闻一知十。就想想:
陈蔡之间,七日不食,若无颜回,一行人必定都“散伙”了。儒家王道在当时就消失了。在最危难的时候(七天不吃饭是什么概念),只有颜回力挺孔子,只有颜回矢志不渝,只有颜回称得上“弘毅”。
孔子哭得伤心欲绝,的确是发自内心肺腑的。
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孔子,你或许会哭的更恸。
第4个回答  2010-10-24
楼主既然问事表达孔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那就分作两截说吧。感情的话,很好理解,一方面是对于一个自己如此喜欢的弟子早夭的伤心;另一方面是对于自己认定的思想传人的死亡而导致的孔门之学的中断而发的慨然之叹。所谓“天丧予”,丧的其实是这个东西,一个是孔子的心,一个是孔子的学术。而思想的话,这里涉及孔子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所谓“天”,天在孔子哲学中有超越的意义,亦有相应的但是比较弱的人格神的意义。而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中。后人往往将之理解为孔子对于自己作为人所无法越过的界限(无法做到的事)的自觉的体认,即对于天命的体认。《论语》中有一章:“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在这里出现的是“命”字,两者实则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