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上班族常见职业病及预防你知道有哪些吗?上班族由于久坐不动,面对电脑,易引发多种职业病。那么上班族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有哪些?

上班族常见职业病及预防

1、颈椎病

颈椎病是办公室常见疾病,它的产生主要因为办公室办公过程枯燥单调,需要集中精神来处理手边的事务,颈椎长期得不到运动,造成肩部酸痛肿胀,身体肌肉不能够得锻炼,尤其是人的背部肌肉因为长期的固定动作,使得肌肉发僵发硬。

预防:在日常的办公活动中,我们应该尽量找机会做做身体活动。譬如经常转动转动头部,离开座位进行适量的举手臂练习和下腰等简单的锻炼,以达到舒缓肌肉压力,放松肩颈部肌肉的效果。

2、视力下降

上班族开展日常工作时,更多的是依赖电脑办公,虽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因为每天对着电脑8个小时,甚至还要更久,就直接导致了办公者视力受损。

电脑频幕太亮,加上电脑屏幕光线光谱有辐射的效果,很多人工作数小时后即会产生眼干眼涩的症状,长期面对面脑,导致了人眼的疲劳,使得视力水平直线下降,“四只眼”人群的数目因而激增。

预防:工作时,房间的亮度应该和屏幕的亮度相同,眼睛距显示器要保持在70厘米以上;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上班族最好在工作一小时左右就向远处眺望,多看绿色植物,缓解眼疲劳,还可以进行眼保健操训练,锻炼眼球的肌肉弹性;另外,如果泪流量检查和泪膜稳定建议不要经常使用眼药水,因为一般眼药水均含防腐剂长期使用会造成结膜角膜的损伤。

3、肥胖

肥胖是上班族需要面对的一大病症。肥胖不光会影响人的身材,影响自己的自信,而且肥胖还会导致多种疾病。肥胖的人,体内脂肪堆积,会有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压、高血脂都和肥胖有很大的关系。

预防:在办公过程中,需要时常的走动走动,做一做办公室保健操,降低引起肥胖的风险。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请做运动。

4、食欲不振,易引发胃病

上班族应为工作压力大,很多时候牺牲用餐时间来办公,导致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身体正常的运行节奏被打乱,很容易产生食欲不振现象。食欲不振让上班族不能很好地得到能量补充,很容易引起身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胃病。

预防:上班族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多多的补充身体营养,不要因为工作忙降低饭菜质量,更不能因为忙碌的工作就不吃饭。一定不要忽略早餐,平时饮食要定时,吃饭细嚼慢咽,食物精粗搭配,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5、前列腺疾病

久坐是引发前列腺疾病的重要元凶。前列腺疾病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一旦前列腺产生炎症,就会对前列腺产生很大压力,进一步引起前列增生,出现尿路问题。

预防:上班族要多多的进行体育活动,防止身体坐太久导致疾病的产生。

6、皮肤过敏

显示器处于开机状态时周围会形成一个静电场,差不多会把整个房间的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吸入自己的场中,从而使得面部皮肤受到刺激,会出现过敏起疹等现象。

预防:在电脑桌上摆放一盆仙人掌,因为仙人掌的针刺能够吸收灰尘。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清洁键盘,使用键盘时及使用后应先洗手再进食,不使用电脑时用布将键盘遮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29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职业病的诊断,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具有一定专门条件的单位进行。最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
  一、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措施包括:
  1、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包括:依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
  2、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调节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按照入世要求,通过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尽可能使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其可应用性,建立适于我国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3、将现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重新整合,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统一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统计口径,并与国际接轨及互认。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通过科学分析信息,加强职业中毒事故的预测、预警,及时、准确评估职业病防治效果,为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全面提升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信息水平。 建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4、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尘肺病防治、职业中毒检测检验、诊断、救治、控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科学管理为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力争突破束缚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颈口,提高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5、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要求,建设以国家中毒救治为中心,辐射各级地方的重大职业中毒救治体系,做好各种重大职业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救治工作;
  6、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体系。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用人单位遵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推动用人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加强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7、 进一步充分认识依靠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政策措施,建立完善职业卫生发展的大环境;
  8、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尽快制定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防治计划,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促进经济发展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发展;
  9、 大力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支既精通业务,又熟谙法律的高素质的职业卫生管理队伍。
  二、症状体征:
  确诊职业病,关系到工人能否享受国家的劳动保险待遇,故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也涉及到正确执行国家的劳动保护政策,一般说,正确诊断依赖于下列三个条件:
  1、职业史:
  包括工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程度(最简单是专业的工龄),环境条件等资料,为深入了解病因,除口头询问外,有时需要直接到现场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接触史的资料,仅有定性还不够,还应该是定量的,即环境监测资料或工龄的记录。
  2、体格检查:
  与一般临床所用方法类同,但对某一类职业因素所致疾病,如职业史比较明确,则可根据发病的特点,选择某些项目重点检查。
  3、实验室检查:
  有一些职业病,临床表现不明显,常靠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测定生物材料中有害物,以检测身体吸收量,如尿,头发,指甲等中重金属量;
  ②测定吸收入体内,经代谢后排出代谢物的量,如吸收苯系物后,可分别测定尿中酚,马尿酸或甲基马尿酸;
  ③测定机体受职业危害因素作用后生物化学或细胞形态方面的改变,如对接触苯者检查血常规,必要时检查骨髓象等。
  根据以上三方面取得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对慢性职业病,往往需要长期动态随访,才能作出最后判断,对一些病因未能确定的临床表现,要排除职业因素以外的疾病,这是职业病诊断中重要手段,此时除需要利用以上三方面资料予以综合分析外,还可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予以鉴定。
第2个回答  2018-07-26

在粉尘环境中作业、生活的人,日常饮食 时,可多食用一些猪血,便可使体内粉尘迅速 排出,长期食用能够预防粉尘中毒。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一般来讲,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坏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危害表现在肺部,出于粉尘性质与化学成分不同,对肺部的危害差别很大,根据受害后的表现,粉尘引起的肺部疾患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尘肺。这是主要的职业病之一,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这种病是由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分成种类繁多,尘肺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矽肺、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煤肺、煤矽肺、炭素尘肺等。

第二种是肺部粉尘沉着症,它是由于吸入某些金属性粉尘或其它粉尘而引起粉尘沉着于肺组织,从而呈现异物反应,其危害比尘肺小。

第三种是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是由有机粉尘引起的,如棉尘、麻尘、皮毛粉尘、木尘等。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危害轻重,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性质,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比含量低的危害大。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比不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危害大。其次是粉尘的颗粒大小,一般来说,大颗粒的粉尘容易降落,在空气中漂移时间短,不容易被吸入,不会发生危害。

此外,粉尘在肺组织中溶解度大小,粉尘的比重、形态、硬度等对人体的危害都有一定的关系。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是不是都会发生危害呢?关键在于防护的好坏,经常注意防护,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完全控制和消除粉尘的危害。防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预防尘肺对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发展经济是十分有利的,我国在防尘方面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如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设备维护检修、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等一整套综合性防尘措施。生产环境内的浓度,常与清扫制度有关,故注意环境的清洁工作,推行实施清扫能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防尘规章制度,设有专、兼职人员,从组织上给与保证。对就业人员应作严格的健康检查,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各种呼吸道疾患(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都不宜担任接触粉尘的工作。从事与粉尘接触的工人,每年定期作体检,如发现尘肺,立即调动工作,积极治疗。

2、逐步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湿式作业方式,减少粉尘的飞扬。

3、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密封机械防止粉尘外逸,采用通风排气装置和空气净化除尘设备,使车间粉尘降低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4、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从事粉尘作业者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要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吸入,造成危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9
1、改善作业环境,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2、加强个人劳动保护,定期到职业健康体检中心体检,3、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康档案。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条例,用人单位与员工共同努力积极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09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经常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