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后没有拘留现已办了取保候审,请问法院宣判前还拘留吗?

如题所述

醉驾后没有拘留现已办了取保候审,在法院宣判前没有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情况下,不会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已经办了取保候审,正常情况下,不会再拘了,开庭等法院判决结果再定了。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扩展资料:

醉驾的后果:

1、无法办理出国签证;

2、如果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3、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

4、不能当律师;

5、如果想当兵,政审可能通不过;

6、如果想开公司,可能领不了营业执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6
宣宣判以前不会拘留。是有法律依据的。

醉驾没有拘留,选择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第二款、第四款规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2010年4月1日启用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中规定,饮酒或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次性扣12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醉酒驾驶者,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

醉驾即使因为获得了取保候审的资格而免于拘留,也免除不了刑事处罚,除了吊销驾驶执照,有期徒刑,罚金等威胁的话,还有可能面临未来发展的威胁。醉驾无论如何,都是要面临付出巨大代价的后果的,所以,也告诫广大司机们能够开车不沾酒。
第3个回答  2021-04-06
醉驾没拘留叫取保候审的情况也是会有的,一般醉驾的情节较轻、对犯罪嫌疑人没有必要羁押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即可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对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性的;
3、犯罪人身患重病,或者处于怀孕、哺乳婴儿的妇女;
4、证据不符合逮捕犯罪人条件的;
5、提出逮捕后,检查机关不批准,需要复议、复核的。

取保候审后还会拘留吗?
取保候审后,执法机关依然会对案件进行侦查,只是期间不需要对犯罪人进行关押。执法机关将相关刑事案件递交至法院后,醉驾该怎么判还是怎么判。
一般情况下,醉驾本身就构成了危险驾驶罪,在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会处以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可以说醉驾取保候审后,不需要拘留,但需要拘役。
拘役比拘留更为严厉,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的刑罚。会对犯罪人就近拘禁,并且强制劳动。
第4个回答  2021-04-07
醉驾后没有拘留现已办了取保候审,在法院宣判前没有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情况下,不会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