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国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萌发于原始部落斗争,并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保护私有制度的国家机器的形成,随之产生了我国最初的国防。考古发现的城子崖遗址上的夏朝城墙与西安半坡村遗址上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的壕堑,有着划时代的区别。夏代还建立了“兵出于农,计田赋以出兵车”的民军制兵役制度,从夏朝建立到秦王朝兼并六雄、统一中国所经历的近2000年漫长岁月中,国防主要表现在奴隶主之间的王位争夺和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在弱肉强食的激烈战争中,国不富则无称雄之本,兵不强则无争霸之力。因此,各国都非常崇尚武备,采取不同的方法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这一时期的国防,呈现出独有的时代特色。其主要表现:一是修明政治,变法图强。在激烈的争雄争霸和兼并中,诸侯为避免在弱肉强食的战争中被吞并,都积极地变法图强,对内革政强兵、整修武备、扩充武力,对外拓展疆域,走变法图强的强国之路。其中,著名的晋文公的晋革朝纲,“天下莫强”;齐桓公的齐桓变法,称霸东方;秦孝公的孝公变法,称雄西域;楚悼王也任用吴起变法。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功地废除了旧贵族政治特权,使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改革军制,演兵习武。主要体现为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骑兵和舟师相继问世。战国时期,各国的军队已由过去单一的车兵,发展成为拥有车兵、步兵、骑兵、舟师的多兵种军队,并实行了“官分文武,将帅有兵”的军事系统独立的国防领导体制,使得将帅和各级军事机构有其权责,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军队、研究战事和指挥作战。三是重视教战,国人尚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民众的国防教育,将提倡和培养国人的习武、尚武精神看成是国家强大和征战制胜的首要条件。国家设立学校,并通过学校教学的形式,从小灌输尚武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民众进行国防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视军事训练,其内容有六德、六行、六艺等课程,从而使得以射、御为内容的军事训练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评判男性贵族与“国人”能力大小的尺度,也成为国君选拔人才的标准。以武为业、以武为荣成为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藏兵于田、寓兵于民、兵民合一、耕战相兼是春秋战国时期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方略,也是对全民进行尚武精神教育的有效措施。与此相应,在实现社会丰富多彩的战争实践中,春秋战国时期成了我国古代兵学繁荣和鼎盛的黄金时期。如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确立了我国古代兵法的基本思想,为后世的兵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成为驰名古今中外的兵学圣典。

  二、秦汉以来的对外扩展和明清边疆的治理

秦汉以来的历代统治者要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对外扩展疆域、巩固国防的活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后的国防,才真正担负起巩固和发展统一政权、抗击外族入侵的双重任务。为巩固国防,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①建立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军事制度,统帅全国军队。②筑路通邮,建立全国性的交通、通讯网络。③置烽燧,及时掌握边防军情,指挥调动军队。④公元前215年派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镇守北部边疆,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夺回了河套一带广大地区。⑤征调50万民工,大规模修筑长城,建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1万余里的防护屏障“万里长城”,创造了世界军事工程史上的奇迹,为国家的统一、国防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⑥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军南征统一了珠江流域的越族,并设置了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四郡,并迁移北方农民与越人杂居,共同建设和保卫边疆。秦始皇不仅重视巩固和扩展陆地疆域,而且对海疆巩固发展也非常重视。公元前215年,他到过渤海北岸的碣石,5年后他又沿着山东半岛航行一周,在会稽岭和琅牙山立下了“功名会稽岭,骋望琅牙台”的石碑。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秦朝的疆域东至海,南到象郡(今广西崇左),西至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北到长城一带,秦以后中国的版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向外发展的。

刘邦夺取政权建立汉朝后,为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一方面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暂时维护边疆和平;另一方面,在国内执行休养生息政策,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空前繁荣景象。到汉武帝时,汉朝的国力已较富强。至此,武帝便集中全国的力量开始了消除边患的大反击。他先后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实现最终征服匈奴的战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两次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促成联合西域各族,断了匈奴左右臂,使之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公元前51年,匈奴被迫降汉,成为西汉属国。同时,汉王朝还在公元前110年出兵开发西南,平息南方战乱,使当时云、贵、川等许多部落归顺入汉。

汉亡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300年的分裂,直至隋文帝于公元589年灭南朝的陈,中国又重新获得统一。在混乱中起家的隋文帝深知富国强兵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改革措施,如修仓储粮、备战备荒、修固长城、开凿运河,还于公元610年派陈棱、张镇同率兵万余人到琉球(今台湾)驻扎。对屡犯西北及中原的突厥,隋文帝采取政治离间和军事攻势相结合的战略,最终使之俯首称臣,安定了北疆。隋朝极盛时期,全国有郡190个,县1255,户810万。疆界西到且未(今属新疆),北至五原(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南至于大海,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国势繁荣强盛。后来,因隋炀帝荒淫残暴,也使文帝时期积累起来的财富荡然殆尽,隋最终走向灭亡。亲眼目睹隋末农民起义风暴的唐太宗“以隋为戒”,在隋之旧制上革故鼎新,制定了使国家繁荣强盛的方略,尤其是革新政治、发展经济、强化国防、抚内睦邻的治国之策,使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既安,四夷向服”的战略防御构想。唐朝在统治中国的300多年中,其版图进一步扩展,东到大海,西达威海,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广大的时代。

在军阀混战中起家得势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陆续地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并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守内虚外”、以文制武的措施,但远不能同汉唐盛世相比。由于政权、军权、财权的过度集中,导致军力削弱,国防危机加深,统治阶级腐化,使之成为我国占代罕见的积贫积弱的一代王朝。因而,随着金兵大举南下,北宋难免“靖康之难”,南宋只得屈居临安(今杭州)。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大民众自发的抗金斗争风起云涌,以李纲、宗泽、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报国壮举,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

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中国复归统一,结束了中国自五代以来长达300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割据状态。元王朝把“鼎新革故,务一万方”作为治国之策,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掌管全国军务,在地方设行省,并使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如云南、西藏等,统归于中央政府,还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将西沙、南沙群岛隶于湖广行省,使中国呈现出空前大统一局面。元代的疆域较之汉唐盛世更加辽阔,其领土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北至西伯利亚,西南至西藏、云南,东至大海,南至印度和印度河流域。这就是《元史》记载的“北逾肉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元朝版图。

公元1368年,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朱元璋率领红巾军灭亡元朝,建立了明朝。朱元璋一方面着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富国裕民的政策;另一方面,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加强周边防务和对边疆的治理。例如,分别在西藏和东北地区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和奴儿干都司,并驻守军队、设置驿站,实施有效管理;用了近200年时间修筑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北部长城;在澎湖设立巡检局,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军务;在漫长的海岸线设置卫所,建立水军,以抵御倭寇骚扰。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五代以来统一的辽阔版图。

清王朝前期,因亡明势力和割据势力的存在,沙俄的东犯和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清王朝重视武备,革新兵制,先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并设置l府3县,隶属福建省,使长期与大陆分裂的台湾地区又重新获得了统一。1685年,清政府派军队反击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军,收复了雅克萨。1690年至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西北,打败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有效地控制了漠北蒙古,制止了分裂,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与此同时,清政府还派兵平定了回部贵族发动的叛乱,并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清朝前期对海防也较为重视.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先后建立了沿海水师,设立水师提督。总之,清朝前期建立了疆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
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华民族历来就有着抵御外侮、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有了这种可贵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劫难而不衰,我们的国家才能屡遭侵略而不亡。自秦统一中国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近2000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从未中断过,并涌现出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等爱国志士,他们为国为民的壮烈事迹和献身精神,可歌可泣,流芳百世。
自古边疆多风云,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大多是在边疆展开的。东南沿海是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往来的重要航道,又是反抗外敌入侵的重要战场。从元末明初到嘉靖年间,日本海盗在我国沿海地区抢劫商船,杀害沿海居民,进行武装割据。到16世纪中叶,倭寇侵略活动更加猖獗。江、浙、闽等地被杀害军民达数十万。倭寇的暴行激起了中国军民的英勇反抗。在抗倭斗争中,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的,要数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1561年4月,戚继光指挥训练有素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全歼进犯浙江台州地区的倭寇,被晋升为都指挥使。1542年8月,戚继光入闽剿倭,荡平集中在横屿、牛田、兴化的三大股倭寇势力。经过10多年的奋斗,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一带前后连续约200年的倭患,使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工商业不断发展,贸易日渐繁荣。
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者倚仗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称霸海上,进行海盗式掠夺。从公元1604年开始,荷兰殖民主义者便不断地骚扰我东南沿海,1624年又占领了我国台湾岛。1661年4月,明未禁军提督郑成功率大军2.5万、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壮举。经过歼灭外国之敌,攻克赤嵌城(今台南),对台实施军事包围和外交攻势,最终迫使荷兰殖民主义者缴械投降,使得被荷强占38年之久的台湾胜利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着手台湾的整顿和建设,整顿军纪,实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经济发展。
“开辟荆榛驱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干客,茹苦向关不忍离。”郑成功的七言绝句《复台》中慷慨激昂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爱国热情,再现了300多年前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
清初,中国军民还进行了反击沙俄匪帮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斗争。先后击退了波雅科夫匪帮和哈巴罗夫匪帮的入侵,消灭了斯捷潘诺夫匪帮。1685年和1687年,清军两次攻占雅克萨,最终取得雅克萨战争的胜利,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中俄双方通过谈判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制止了沙俄的进一步侵略,使东北边疆获得了一个半世纪的安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一、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

1、夏商西周:崇尚自然,较为分散。这时国防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2、春秋战国:学术活跃,国防逐步系统化;武器改良并加以创新。国防逐渐发展。

3、秦朝至唐朝:国防逐渐体系化。系统达到鼎盛。

4、北宋至前清:冷热兵器并用,武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二、中国古代国防

国防,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中国古代国防,是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第2个回答  2019-10-05
1、国防含义: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中国古代国防:
始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而终止,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3、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4)质量建设的道路;
(5)威慑作用的功能;
(6)以防御为主。
4、政策理论: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5、发展阶段:
(1)逐步上升阶段:春秋至汉代
(2)鼎盛阶段:唐朝
(3)逐步下落阶段:宋代至明清晚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