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怪绅 MG品牌百年史回顾

如题所述

在聊到MG品牌历史之前,我们先说说一个时间点,一个对于MG,乃至整个英国汽车工业都将载入史册的时间点——2005年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收购英国最后一个独立汽车品牌MG,全球的汽车界都在叹息:老牌的英国汽车工业怎么啦?

这一切都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息息相关,在撒切尔执政期间开放外国车企在英国设厂,推动英国车企与外国车企合作等汽车政策,最终导致了英国所有独立汽车品牌都被国外车企收购的归宿。铁娘子的意愿是把老牌的汽车工业向工业设计转变,按她的话说:英国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在车企模块化、平台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品牌独立性一步步减弱。一旦遭遇经济危机,铁娘子会成为英国汽车工业的终结者吗?

至少,英国的汽车品牌没有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减员”,总览现存的英国汽车品牌会发现,每一个品牌都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从MINI到捷豹、路虎,更不用说宾利、劳斯莱斯了。而今天我们聊到的MG,在平民车型里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MG B迄今为止唯一一款单一车型销量超过50万辆的跑车,MG还有着超过70年历史的跑车俱乐部,甚至从MG创立之初,就渗透着反叛的基因。

MG的创始人塞西尔?金伯(Cecil Kimber)原来是莫里斯汽车(Morris Motors Limited)的设计师,1922年,33岁的他出任莫里斯汽车的总经理。莫里斯汽车由自行车制造商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创立于1912年,最初业务为汽车销售、维修和租赁,1914年,莫里斯汽车开始采购汽车零配件,自己组装汽车,后来莫里斯汽车发展为英国一大汽车公司,70余年的历史里,莫里斯汽车和英国许多汽车品牌一样,经历了辉煌、衰落、重组,1984年属于利兰汽车(British Leyland Motor Corporation Ltd)的莫里斯品牌终被奥斯丁(Austin)品牌兼并。值得一提的是,莫里斯汽车的品牌目前随MG一起划入上汽旗下,说不定某一天,上汽还会复活这个百年品牌。

图:早期的莫里斯汽车。

塞西尔?金伯同时还是一位狂热的赛车手,上任总经理不久,他在汽车市场上看到了这样一种机会,即只需优于普通产品百分之十,就可以提高百分之五十的价格。于是他着手准备创建一个更加运动的汽车品牌,他的这一“不务正业”的想法得到幕后老板威廉?莫里斯的肯定,MG的名称正是取自Morris Garages的首字母。MG自称1924年对外发布这一品牌,而1923年英国牛津的报纸上就出现了MG的八角形LOGO。

图:1924年,第一辆MG——基于莫里斯牛津(Morris Oxfords)制造而来的14/28诞生。

1924年,第一辆MG——基于莫里斯牛津(Morris Oxfords)制造而来的14/28诞生,14/28搭载一台排量为1548cc的发动机,14/28的车身由塞西尔?金伯设计,圆形的车头是14/28最经典的标志。最早的14/28车头贴着的仍是莫里斯汽车的LOGO,只是四周多了MG和(Super Sports)的字样。至1927年停产时,14/28总共生产了400辆。

图:最早的14/28车头贴着的仍是莫里斯汽车的LOGO,只是四周多了MG和(Super Sports)的字样。

1928年,MG公司独立出来,与莫里斯公司分开经营,第一辆完全脱离莫里斯汽车底盘的MG——18/80诞生,18/80的车头贴上了MG的八角形徽章。1929年,奠定MG运动血统的M-type问世,M-type搭载一台顶置凸轮轴的化油器四缸发动机和一台三速变速箱,在4000转时拥有出20Ps的最大马力。M-type的底盘比当时绝大多数汽车都低,后悬挂采用螺旋弹簧避震。1930年,M-type的改款车型最大马力提升至27Ps,变速箱档位升级至四速,还增加了手刹。1931年,M-type的车门由木质改成金属材料,1932年,最高时速达130km/h的高性能版本上市。按今天的话说M-type是一辆不折不扣的小钢炮,一问世就被奉为神车,敞篷版M-type售价从175英镑“官方加价”至185英镑,Coupe版本和高性能版本售价分为245英镑和250英镑。M-type在很多赛事中崭露头角,还参加了1930年的勒芒赛事。

图:奠定MG运动血统的M-type。

1931年,MG专为赛事开发的C-type问世,C-type的847 cc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在6400转时达到44Ps,1932年的C-type更是达到52Ps。C-type的底盘是专门为赛事而开发,没有车门,车尾是扁的,排气管从车身一侧延伸至车尾,C-type的水箱需在高速行驶时才能吸进足够的空气,低速行驶会导致水温过高。与C-type同时期的D-type和F-type是C-type的低功率版本和六缸版本,D-type采用C-type底盘、行走、制动上的先进技术,却沿用了M-type的发动机,同时比扁尾的C-type实用性更强,不过如今原厂外观的D-type已经很少见,当年的D-type车主不少选择将外观改成C-type的样子。近百年前英国车迷的举动,在今天看来是不是非常亲切?

图:1931年MG C-type。

图:1931年MG C-type。

图:1932年MG D-type。

图:搭载六缸发动机的MG F-type。

1932年诞生的MG J-type是为了替代C-type和D-type,J-type分为J1、J2、J3三个版本,J1是四座车型,搭载与C-type相同的发动机。最热销的J2是双座版本,当时售价为199英镑的J2最高时速能达到132km/h,一直到50年代才被MG TF所取代,但J2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轴承曲柄轴长期使用后常会断裂,二是J2没有装备液压制动,导致刹车踏板力度很重。J3是J-type的赛车版本,为了参加750cc组别的比赛,发动机排量缩至746cc,同时刹车系统进行升级。J-type同时期的六缸版本为L-type。

图:J-type宣传海报。

30年代是MG发展的黄金年代,按照30年代MG两年一换代的速度,1934年P-type诞生了,同样有六缸版本N-type、P-type和N-type的尺寸均比之前的J-type和L-type大。

图:N-type的Coupe车型。

图:P-type的Coupe车型。

1936年,MG推出T系列车型,T系列对于之前的N-type和P-type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由于二战的影响,T系列直到1955年才换代。战争期间,MG公司也投入到了军工产品的生产当中,民用车的生产进入了暂停状态。虽然战争爆发后,MG的工厂很快转换到战争时期的生产,但是由于MG的品牌创始人塞西尔?金伯没能适应公司的战时模式而被解雇。1945年,金伯在一次铁路事故悲惨地死了,失去了创始人的MG,发展也开始面临方向性的抉择。

图:1937 年MG-TA。

图:二战后MG首款车型MG TC。

二战后,MG重新开始了民用车生产制造,MG TC是战后的第一款车型,是第一款在美国大量销售的车型。1952年,MG公司并入了英国汽车公司(BMC),在新任的公司总经理约翰?索恩利的带领下,MG公司进入了它最辉煌的年代。195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MG带来了MG A跑车以代替陈旧的T系列。MG A的原型车是1951年设计师乔治?菲利普(George Philips)为勒芒设计的TD赛车,因为使用赛车的底盘,MG A驾驶员的坐姿会明显高出发动机盖,这导致硬顶版本的车顶会高出车头很多。MG A早期搭载1489 CC的发动机,后期还有一台压缩比达到9.9:1的发动机,最大马力高达108Ps,但是这款发动机故障不断,时常爆缸,后来MG不得不调低发动机功率。1962年停产时,MG A共销售101081辆,其中只有5869辆卖到英国国内,这是当时英国汽车出口比例最高的车型。

图:MG A车型。

图:因为使用赛车的底盘,MG A驾驶员的坐姿会明显高出车头。

图:MG A车型。

1962年问世的MG B跑车堪称MG百年历史的巅峰,凭借着平民跑车的独特定位,从1962年到1980年,MG B销量超过50万辆,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款单一车型销量超过50万辆的跑车,MG B车身大胆采用了轻量化的材料,在发动机没有优势的情况下(除V8版本均搭载BMC的B系列发动机)能跑出11s的0-100km/h加速成绩,四座的设计带来充足的车内空间,尤其在北美地区备受欢迎。MG B当时的广告是:这是一辆你妈妈不喜欢的车!在英式的幽默下足以见得MG B当时有多么前卫。后期MGB GT V8还搭载了一台来自别克的V8发动机。

图:MG B前期车型。

图:MG B车型。

图:搭载了一台来自别克3.5L V8发动机MGB GT V8。

图:MG B赛车。

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MG和整个英国汽车工业一样滑落低谷。60年代中后期,在政府的推动下,英国汽车工业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组,MG所属的英国汽车公司与捷豹、利兰共同成立了英国利兰公司(BL),除劳斯莱斯外,实现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大一统局面,似乎前途充满了希望,但是从那年以后英国汽车工业就开始走下坡路,到80年代末,利兰公司濒临倒闭,政府不得不将其收归国有。

图:贴牌自Austin Montego的MG Montego。

图:曾经以MG Metro名称销售的Austin Metro。

80年代,MG品牌基本上销声匿迹,除了几款由其它车型换标而来的小型车之外,MG品牌进入流离失所。1986年,英国利兰公司将MG卖给了英国航空,与罗孚合并成立了罗孚集团。1988年,英国航空在苦苦支撑后,又将罗孚集团卖给了宝马集团。归属宝马期间,得到宝马技术支持的MG能更加极致地追求骨子里的运动基因。1995年的日内瓦车展亮相的中置后驱跑车MG F被誉为是英国最好的量产跑车之一。

图:1995年的日内瓦车展亮相的中置后驱跑车MG F。

图:六代思域的MG版本MG ZS。

图:五门版本的MG ZR,也就是国产后的MG 3。

2000年,宝马又将罗孚集团卖回英国的凤凰财团,凤凰财团接手后并未使MG与罗孚涅槃,这一期间MG的新车均是罗孚的换标产品。MG ZR,也就是国产后的MG 3换标自罗孚25,MG ZS就是罗孚45,而罗孚45又是本田的六代思域。MG ZT就是大家熟知的罗孚75,国产后的MG7和荣威750的原型车。从2001年开始,MG开始重返赛车场,MG-Lola EX257参加了2001年到2003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MG ZS被厂商车队和私人车队使用,参加英国房车锦标赛(BTCC),2004年MG还曾准备参加德国房车大师赛(DTM),只不过因为MG的破产而不了了之。

图:参加BTCC的MG ZS。

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苦苦坚持了5年之久的罗孚集团在2005年4月宣告倒闭,中国南汽(Nanjing Automobile of China)和上汽(SAIC)参加竞标收购,最终南汽购得MG 实体生产厂,并许诺投资英国厂房恢复生产,解决6000名英国MG车厂人员就业问题。上汽则购得Rover 75车型技术资料和生产权。但是罗孚的商标在宝马手里紧紧握着,上汽只得用荣威(Roewe)的名字将罗孚75换标上市,而南汽则为MG起了个中文名字——名爵。最初上汽和南汽完成收购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当时的车型都还用90年代初期的技术,还为MG 7与荣威750的知识产权纠纷大打口水仗。

图:罗孚75、MG ZT、MG 7 、荣威750。

再后面的事大家更清楚了,相逢一笑泯恩仇,2007年上汽与南汽“南北合并”,完成中国汽车界最大规模的并购案。合并后,MG好像才真正领悟撒切尔对工业设计的指示精神,推出MG 6、MG 3等多款前卫的小车,让MG品牌形象焕然一新。上汽似乎不喜欢名爵这个老气的中文名,在新车的标识中都只用两个时尚的英文字母——MG。

图:MG 3车型。

图:MG 6车型。

至此,当年从英国利兰公司脱离出来的罗孚集团分别被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企业控制着,印度塔塔(TATA)和中国上汽,印度塔塔在乘用车领域主要产品为低端车型,却持有路虎和捷豹两个高端品牌,上汽的品牌,宝骏、五菱、荣威乃至即将复活的上海牌,定位比塔塔高端一些,却掌控着MG这个中端的品牌。这样的分配似乎很合理,唯一的缺憾是罗孚的商标,现在在塔塔手里,倘若某一天塔塔复活了罗孚这一品牌,非常希望看到上汽也能从容应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