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提升幼儿教师幸福指数的几点做法

如题所述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幼儿教师的幸福指数:
一、师德修养,促进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1.重塑师德
由于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当今社会上还不是理想的,加上幼教工作充满了琐碎的辛劳,不少教师把教学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常常牢骚满腹,斤斤计较于付出与报酬间是否平衡,一旦发觉失衡,就动力锐减,做出与教师职业道德格格不入的事来。因此,需要时常告诫自己学校要发展,首先教师的素质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不提高,她们就无法从幼教工作中获得职业快乐与满足。教师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就不能深入研究孩子、研究教材,所谓的教学只是浅层次的,这样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2.无尚幸福
获得幸福的人当然喜欢精神的宁静和享受,也注重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人格的健全,只有作为融入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竭尽全力奋斗的一分子,其存在的完美才能实现,那就是把个体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用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开发和发展。 因此,经过熏陶后的教师工作的热情很高,事事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她们眼中的幼儿变得可爱了,教师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看幼儿,为自己拓展出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不仅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而且在不断修养高尚的道德,这会使他比任何其他劳动者更自觉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步伐,紧跟学科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在推动儿童发展的同时,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实现高尚的师德之“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境界。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当教师眼中的孩子很可爱时,教师爱孩子的心情必然会油然而生;当教师眼中的孩子在不断进步时,教师自己也必然会更加自信,师幼由此都会体验到幸福。我每天晨间巡视时,总看到我们的教师在愉快地和幼儿一起跳舞,舞姿是那样的优美,笑容是那样的灿烂。此时的教师就像快乐的孩子王,在天使的乐园里尽情耕耘。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在市井生活充斥着浮躁和物欲的时候,它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让教师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只属于有师德高尚的幼儿园教师。
二、心理健康,塑造教师完美人格。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幼儿,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与教师朝夕相处。在幼儿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正是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儿童时期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着人的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因此,作为园长时刻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适时调节教师的情绪,优化教师的心理健康,小编为大家总结如下几条:
1.人性化的管理思想。
为每位教师创造“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获得自信。面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用放大镜看每个人的优点,以鼓励为主,以建议代替批评,以率先示范代替空洞说教,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
2.给教师提供宣泄的机会和场所。
例如为教师专门提供一个宣泄室,心情不爽时,到宣泄室去尽情释放;为教师专门开通QQ群,在那里人人平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不满情绪可以通过QQ群聊天来倾诉,在那里教师可以撒娇、和牌,领导可以直奔主题、击中要害,没有谁计较谁……
3.引导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孩子
如果教师对生活充满积极心态,即使遇到各种压力和挫折,都能很快化解和调整;如果教师热爱幼儿教育工作,工作中遇到再多的困难、挫折和压力,都仍然会心存感恩,充满希望;如果教师热爱生活和热爱工作,就能热爱孩子。爱心、耐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孩子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孩子从老师的爱中,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世界,学会感恩,学会有责任感,学会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幼儿的爱,让老师找回工作的乐趣,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换位思考,打开教师幸福之门。
换位思考,就是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带来另一种分析结果,甚至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满活力。
1.领导换位思考,叩开教师心灵;
2.教师换位思考,尝到工作的乐趣;
换位思考可以赢得应有威信,可以收获其他教师的欣赏,让教师意识到,换位思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手段,工作中遇到事情的时候,特别是遇到阻力和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为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往往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也就随之诞生,我们只有学会了换位思考,遇上问题时,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四、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幸福成长。
1.关注生活的需求
幼儿园管理中非常难做好的就是人的管理。因为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受我们控制的,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个老师的大脑里在想些什么。生活中的幼儿教师担负着多重角色,在家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媳,在学校一会儿是教师一会儿又是保姆,幼儿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们的工作繁忙、紧张,很可能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影响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动机下降。而且她们都来自不同情况的家庭,要想和她们打成一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关心她们的生活,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比如,我园曹老师家住姜堰,为了方便电瓶车充电,在车棚里专门装了安全插座,并在早上上班时间允许延迟10分钟。有孩子参加高考、中考的家长,学校只要求她们做完自己该做的事,不给她们规定到园时间和离园时间。弹性化的管理方式,让教师工作、家庭两不误,帮助教师排优解难,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从而轻松、愉快、全身心投入工作。
2.满足职业需要
由于幼儿教师的工作重点是保育教育,并且是保在前教在后,因此,幼儿教师工作中,很难有成就,教师也难以享受到成就感。一项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相比,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作为管理者的我总是尽力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她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如:只要镇里有什么演出,我总是主动领任务,聘请知名专家专门为老师量身定制舞蹈节目,多次在我市举行的农民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小学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中,我更是让教师尽情展示,在小学老师面前展示舞蹈、大合唱、说唱让我们的教师在同仁们羡慕的眼神中找到自信。每年在我园大班的离园活动演出中,我总是为教师精心安排,让所有教师都有在家长面前露一手的机会,每当此时教师都能在掌声中、在赞叹声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促进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的工作价值与其专业成长成正向关系。专业发展机会越少,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低,工作价值也就越小,教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得成功机会也就越少,教师的幸福指数也就越少。作为农村幼儿园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总是尽量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受益,我总是请外出学习者带上摄像机、录音笔,认真收集资料回来大家一起学习。上级部门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我都鼓励教师参加,我到幼儿园做管理的这五年中,我园共有五十多人次获市、省及以上级别奖励。作为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幼儿园(十四名专任教师)来说,有这样的收获我很满意。虽然不是每次参加都有获奖的机会,但是让教师从比赛中弄清学习的方向,让教师在活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4.善于运用表扬
爱听好话是人的本能,作为极其平凡的幼儿教师,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表扬。我觉得作为一名园长,应该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个性,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教师在表扬声中开心工作,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我对园内教师提出跟自己过去比的口号,我只要教师今天比昨天做得好就不吝惜表扬。
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但追求它却能使人生更美好。幼儿教师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自己幸福了,她们才会以忠诚对待教育,才会以责任对待学校,才会以爱心对待学生,才会以自信对待自己,才会以理解对待同事。所以,园长要为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铺路搭桥,让每一位教师都尽情享受职业的幸福愉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