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抢着埋在这里,中国的“亡人之乡”究竟在哪里?

如题所述

“亡人之乡”指的是洛阳城北的邙山。

在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生于苏杭,葬于北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很多中国人希望死后能葬在洛阳城北的邙山上。

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而白居易也留下了“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二十四位帝王先后埋葬在了邙山之上。

在这里,帝王陵墓非常密集年代久远,洛阳邙山上,陵墓群的分布面积大约有七百五十平方公里,已经发现了九百七十多座古墓,但现存于世的仅有三百三十多座,大约三分之二的陵墓已经逐渐消退。

邙山分属崤山余脉,地形开阔,大概高出黄河和洛河一百五十米左右,位置在黄河和洛河的交界处,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可以说是风水宝地,并且,在邙山的下面有十五米左右的土层,渗水率非常低,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特别适合建造陵墓。

关于邙山还有另一段传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建造陵墓的时候,把西汉文帝与窦皇后合葬的灞陵做为参照,改变了过去西汉诸陵的覆斗型,以山为陵,从其它地方引来的天然流水,使陵园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目的是让盗墓者难以发现其中暗藏的玄机。

这种主张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想法,与晋代郭璞的《葬书》所包含的风水理论正好吻合,所以,便启发了以东汉道教为基础的风水理论,使邙山成为了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圣地。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山代表着厚重,水意味着灵动,山为阳,水为阴,邙山位于崤山支脉,黄河南岸,洛河、伊河汇入黄河的交界地带,所以,既依山傍水又枕山蹬河,所以,不外乎古人称洛阳为“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9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就是中国古人最完美的追求。因为邙山是同中国远古到近代帝王将相认为风水最好的地方,所以很多人愿意自己死后埋在邙山。
第2个回答  2020-06-19
中国的“亡人之乡”在洛阳城北的邙山,古人认为这里风水极好,因此有无数的帝王将相埋葬于此!
第3个回答  2020-06-19
在洛阳城北的邙山上。白居易曾写过: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的诗句。
第4个回答  2020-06-18
中国的“亡人之乡”在邙山,因为这个地方风水好,很多帝王都埋在这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