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观音竹,为棕榈科观音竹属常绿观叶植物,那么,观音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观音竹光照

  喜有散射光照的环境。5-9月可将盆株搬到室外有遮阳的地方培养,但夏季需遮去40%-50%的阳光,否则会导致宗主叶片发黄或灼伤叶尖。

  观音竹温度

  适宜生长温度20-30℃

  观音竹土壤

  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观音竹浇水

  夏季或干旱时期,每天向叶面喷水2-3次,并向盆株周围洒水1-2次,以曾加空气湿润度。冬季控制浇水,每隔一周喷洗一次枝叶。

  观音竹施肥

  种植时可加适量基肥。旺盛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

  盆栽观音竹养护

  观音竹原产我国南方,是热带植物,姿态潇洒,四季常绿。常见的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的略粗,叶片大且厚,又名筋头观音竹;小叶的秆细,叶片小而薄,即观音竹。

  观音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

  养好观音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观音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观音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观音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所以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观音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观音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观音竹的生长。

   观音竹水培方法

  【观音竹的水培方法】

  棕榈科观音竹属,又名观音竹。原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特征】常绿丛生灌木。革质,浓绿而具有光泽,掌状深裂,裂片4~10枝。雌雄异株。

  【习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度,冬季应该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温。

  【繁殖】一般分株结合翻盆进行,选择丛大株密的植株,先将植株从盆中托出,接着用利刀将株丛分成若干丛,分切时要尽量少切根系,并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后重新上盆,浇透水后置于半阴湿润的场所,并经常向叶面喷水,待恢复生长后便可转入正常的养护。

  种在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于盆中,冬季移入温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