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是要有限制才能和平吗?不限制人类就不可能和平吗?

如题所述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从分散向整体的演进,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首先是因为到20世纪初世界才连成一个整体。
1、第一次世界大战
基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19世纪末美德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法,要求按照实力对世界进行重新瓜分,矛盾激化,形成了三个中心环节:法德矛盾、巴尔干问题、英德竞争。矛盾的焦点在于对殖民地的争夺,矛盾斗争逐渐演变为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的对峙。
进程: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欧洲是主战场,战争爆发后形成了四条战线,分为三个阶段。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取决于交战双方的实力,这不仅是指陆、海等军事力量,而且包括经济、科技、政治和战略战术等多种因素。此外,美国的参战、沙皇俄国的退出战争、德奥集团由战争而形成的国内政治危机加速了战争的失败。
影响: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国际关系呈现了新格局。英国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欧洲转向美国。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战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俄国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大战促成了德意志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成立。大战还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推向新阶段。
2、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对外独裁对外侵略,逐步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并与意大意法西斯结成三国轴心,疯狂扩张侵略。面对法西斯进攻,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最后也实行自保政策,企图保住自己利益;使得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由此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进程: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被侵略国迅速走向联合。1942年26国《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防御转入反攻。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地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在打败法西斯国家的过程中,反法西斯国家也加强了政治上的合作。为协调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战斗,英美法苏等国1943年召开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5年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1939年,历时六年,世界人民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
影响:第二次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摧毁了已经成为国际现象的法西斯思潮和政权,具有浓厚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思潮的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和平民主发展的道路。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大环境,既使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又促进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推动了战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战争期间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使西方在战后广泛地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科学地管理经济。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相同处:①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激烈斗争;②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③都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④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⑤客观上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同处:①背景不同: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二战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战争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因而对世界人民来讲,他们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③影响不同: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的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以宰割战败国为核心内容的分赃会议,会议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条约,其主要内容有:重划德国疆界,限制德国的军备,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榨取德国的赔款;重划欧洲和中东版图,出现了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成立国际联盟。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由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确立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体系的实质:是列强对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及其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所构建的和平体系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格局,是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因此,这种“和平”是一种脆弱的和平,帝国主义间原有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体系的瓦解:这种体系内外矛盾的不断激化,必然导致它的崩溃。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日本破坏了《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2、两极格局:
建立: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体系下,出现了美苏冷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
发展:50年代后期起,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给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期间,中苏关系破裂,西欧、日本也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两大阵营渐趋瓦解。同时,随着西欧、日本力量的发展,以及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至70年代末,世界的政治形势明显地呈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瓦解: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