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有哪些设计步骤

如题所述

1.桩基形式的合理选择

桩基形式选择合理与否,对高层建筑的安全、功能与造价影响很大。桩基形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条件;

建筑的体型与结构特点;

建筑功能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式。

2.持力层与桩长的合理选择

持力层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能提供足够大的单桩承载力;

保证建筑物不产生过大的沉降与差异沉降;

考虑桩基造价;

考虑桩基施工技术的可能性。

3.桩的合理布置

在桩数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布桩方式下,桩基的承载力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4.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风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过高层建筑总重的5%,但仍相当可观。

因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心远高于基础底面,因此还会引起很大的倾覆力矩,在地震区这些作用都必须加以考虑。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往往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但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风暴的侵扰,风的影响可能甚于地震。对超高层建筑,风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远超过地震引起的结果,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因此,高层建筑桩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抵御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的能力。

5.桩基施工和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扩展资料:

桩基分类:

1.按承载性状分类

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受。

由于摩擦桩和端承桩在支承力、荷载传递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通常摩擦桩的沉降大于端承桩,会导致墩台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同一桩基础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2.按成桩方法分类

非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因而桩周和桩底土有应力松弛现象,常见的非挤土桩有挖孔桩、钻孔桩等。

部分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挤土作用轻微,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常见的桩型有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钢管桩等。

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使土的工程性质与天然状态相比有较大变化,常见的挤土桩有打入或压入的预制混凝土桩、封底钢管桩、混凝土管桩和沉管式灌注桩

3.按桩径大小分类

小桩:d≤250 mm

中等直径桩:250 mm<d<800 mm;

大直径桩:d≥800m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7
对于无经验者:
1、根据地质状况,初步确定桩长(20米、30米)桩径或者扩大基础厚度;
2、初步确定下部构造尺寸(可以根据原来人家设计的施工图取用);
3、确定上部结构型式;
4、根据设计标准,确定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级、二级;或者城A、城B)
5、粗略计算一下恒载、汽车荷载所产生的内力;
6、将这些内力与下部结构的自重、偏心弯矩等都加在承台顶面;
7、再计算一下桩的承载力,如果承载力不够,可以加大桩长或者桩径(加大桩径要根据承台尺寸,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8、重复计算,直到满足为止;
9、再来计算由于温差引起的水平力影响、地震力影响等
10、再来对全桥进行内力计算(有时候桥墩的尺寸变化会影响刚度的变化,而桥墩的刚度变化会对水平力分配产生不同的内力,影响桩顶内力);
11、微调桩径、桩长、钢筋配筋等;
12、按规范要求,计算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