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四岁就嫁人,为什么古代女子结婚年龄那么早?

如题所述

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这事在现代人看来,确实很难理解。难道古代女子成熟早?实则不然,这和当时她们所处的社会形态、劳动关系有着很大关系,纯属时代产物,而和她本人心理是否成熟并无直接关联。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古代婚姻“法定”最大年龄 晚嫁很麻烦。在我国古代,虽然婚姻之事可以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来裁定,但是结婚年龄却是二老甚至女子自己都无法作主的,因为它也有“法定”。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纵观历朝的适婚年龄,除了西周时期《周礼》记载的“男子三十而聚,女子二十而嫁。”规定的女子结婚年龄接近于我们现在的法定结婚年龄外,之后的历朝历代,对结婚年龄的规定都大大提前了。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提到“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

汉代《汉代婚丧礼俗考》又记载了结婚年龄男子在十五六岁,女子则是十三四岁;南北朝时,女子的结婚年龄又一再被提前至十二岁……再其后情况也大致如此,普遍在十五岁至十二岁之间。而且,这些法规一般都带有很强的政权强制性,并不像我们现行对法定年龄的规定,只给出了下限而不约束上限。比如它规定姑娘你必须十五岁嫁人,而你却非要想等到十六岁,罚款!

在大汉朝,汉惠帝不就曾做了这么一条铁了心的规定,规定女子必须在十五岁前嫁人。如果做不到,就会给你增加5倍税收。这对一般农家人而言,纵然父母舍不得孩子过早嫁人,但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毕竟,苛税猛于虎!谁能担待得起呢?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战乱频繁的封建时代,征兵入伍需要大量的青壮年,人口的繁衍速度成为展现综合国力的一大重要指标,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基本都会十分重视人口的发展速度,而女子结婚年龄相对提前,人口的繁衍速度自然会加快。

传统农业立国的古代社会 男尊女卑思想不可逾越。在中国“男耕女织”的古时代,并不像后来的工业化社会,以及我们现在知识经济为上的时代,女孩子们可以和男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教有权、社会参与权,并拥有自力更生的经济能力。

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代社会,女子不能读书出将入相,自然没法靠知识赚钱,同时又由于体力所限,在农业劳动中自然无法代替并超越男子,此种社会形态便造就了中国古代女子在经济地位上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独立,同时加之农民大多生活困苦不堪,能讨到一房老婆实在不易,没有任何丈夫会冒着风险愿意自己的妻子成天在外抛头露面,万一丢了呢。

因此只能当成个人财富般被藏在家里不出门。也正如古人们常说的那样“好男人走州又过县,好女人不离锅台边”。另外,再加上古封建社会对女子本来的歧视,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的根深蒂固,在一般家庭看来,谁家若生了女儿就等于是接了一桩赔钱的买卖,自然是越早嫁了越少赔,况且女儿早得夫家照顾,对二老来说这心里也就踏实了多了。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童养媳”的情况并不新鲜。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子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子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实际上,我国现代青年男女在26-28岁尚未谈婚论嫁的大有人在。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合法年龄是在18岁或者16岁,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而在中国古代,女子却必须要在十五岁或十二岁就早早嫁人。不管怎么样,这样人想起来,自感还是中国现代女子幸福啊。可以有足够的年龄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充实自我,无偿不是一件非常令人幸福感满满的事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1
因为古代人她们的平均寿命就非常的短,因此她们的结婚年龄也比现在的要早好多。
第2个回答  2020-12-16
古代人因为医疗落后和各种赋税压迫,普遍寿命都不长,只有早婚早育人口总量才会增长。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古代封建文化比较严重,而且男尊女卑根深蒂固。因此古代女子结婚比较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