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标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几点有效做法

如题所述

1 研究心理,帮助学生选择课外书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们该指导学生读哪些书呢?读有用的书一直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文书是家长给孩子的首选读物。由于有了销售的市场,书店里,作文书泛滥成灾;班级书架上,作文书独占鳌头。有趣的是,学生的作文能力却与之成反比例。把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灌输给一个刚刚接触课外读物的儿童,往往有拔苗助长之嫌。首先,书籍给予人的往往不是即刻起作用的东西,也就是说读书并不具有那样一种实用性,让人读了一本书后,就立刻变得聪明。书的实用效果一般来得很晚,有时往往是多年以后才起作用的。其次,“有用”与“有趣”似乎是一对矛盾,有用的书往往目标过于明确,少了轻松愉悦的心态,读起来枯燥乏味,使刚刚步出了教科书之痛苦的小读者又栽进了另一个深渊。读有用之书之累,想必每个有一定阅读经验的成人读者都深有体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学习专业理论书籍头痛,而对一本有趣的小说却手不释卷的原因。一个有意志力的成年读者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子呢!作文书是比大人们的专业书籍更面目可憎的。

2 给学生适当的问题,期待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但传统的教学多是语文教师与教学参考书规约下的一个格式化的枯燥流程。教师毫无休止的一味的将自己的解读思想、解读感悟甚至参考书的所谓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把预设的唯一结论强求学生接受。学生陷入了记忆实用知识、接受机械的训练和建立标准化思维的汪洋大海之中,阅读和学习趣味消解殆尽。其实,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阅读,并并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创设了适当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在学习《故乡》一文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①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闰土和“我”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你是怎样体会到的?③闰土对“我”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④你从文中看见了“我”的希望是什么?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留有无数的思维空间,因为有空白,有疑问,这样的情境就有利于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笔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对学生进行多种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启发,为学生提供了适当的阅读方向和思考的方向,鼓励和启迪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如资料展示式,设置悬念式,错误反思式等。

3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倾听文本。

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期待和兴趣,教师就必须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教师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去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仍有不给学生充裕阅读文本的时间的现象存在。“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甚或不解,例如有一个老师教《心声》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

师: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师: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一分钟阅读思考)

师: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划一下。

无论是感知文本或带着问题探究文本,比较阅读,一两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几千字的文本,只能提取一些信息或留有一些肤浅的印象,教师只有主动放弃语文教学中的话语霸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去揣摩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思考,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阅读感受。

4 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融入文本。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感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以让他们表达验证自己认知、情感和思想的平台,即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融入文本,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阅读。

4.1 生活体验。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生活的足迹,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到文本的理解之中去。如教学《童趣》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小时候玩得兴味盎然,长大后又觉得有些可笑的事情。老师先举例,学生借助提示,纷纷谈起了自己享受过的种种物外之趣。这样学生就非常容易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就得到了很大提高。

4.2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搜集探究相关知识、自编自改文本剧情、多种形式朗读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借助活动的形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细节,感受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后,可以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学习《沁园春 雪》,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体会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诗人有怎样的情怀?

4.3 能力体验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不妨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尝试结合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多种写作形式,让学生将文本的知识进行内化和迁移,在能力提升中体验文本的内容、主旨、结构和语言特色,从而更鲜明的凸现出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5 给学生远航的动力,丰富文本

“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课内阅读,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的个性化。课外阅读,特别是经典著作的阅读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如何让学生觉得进行阅读是一件快乐而有价值事情,我想找准名著的切入点,给学生注入阅读的动力是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1 研究心理,帮助学生选择课外书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们该指导学生读哪些书呢?读有用的书一直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文书是家长给孩子的首选读物。由于有了销售的市场,书店里,作文书泛滥成灾;班级书架上,作文书独占鳌头。有趣的是,学生的作文能力却与之成反比例。把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灌输给一个刚刚接触课外读物的儿童,往往有拔苗助长之嫌。首先,书籍给予人的往往不是即刻起作用的东西,也就是说读书并不具有那样一种实用性,让人读了一本书后,就立刻变得聪明。书的实用效果一般来得很晚,有时往往是多年以后才起作用的。其次,“有用”与“有趣”似乎是一对矛盾,有用的书往往目标过于明确,少了轻松愉悦的心态,读起来枯燥乏味,使刚刚步出了教科书之痛苦的小读者又栽进了另一个深渊。读有用之书之累,想必每个有一定阅读经验的成人读者都深有体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学习专业理论书籍头痛,而对一本有趣的小说却手不释卷的原因。一个有意志力的成年读者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子呢!作文书是比大人们的专业书籍更面目可憎的。
2 给学生适当的问题,期待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但传统的教学多是语文教师与教学参考书规约下的一个格式化的枯燥流程。教师毫无休止的一味的将自己的解读思想、解读感悟甚至参考书的所谓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把预设的唯一结论强求学生接受。学生陷入了记忆实用知识、接受机械的训练和建立标准化思维的汪洋大海之中,阅读和学习趣味消解殆尽。其实,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阅读,并并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创设了适当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在学习《故乡》一文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①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闰土和“我”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你是怎样体会到的?③闰土对“我”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④你从文中看见了“我”的希望是什么?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留有无数的思维空间,因为有空白,有疑问,这样的情境就有利于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笔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对学生进行多种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启发,为学生提供了适当的阅读方向和思考的方向,鼓励和启迪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如资料展示式,设置悬念式,错误反思式等。
3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倾听文本。
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期待和兴趣,教师就必须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教师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去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仍有不给学生充裕阅读文本的时间的现象存在。“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甚或不解,例如有一个老师教《心声》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
师: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师: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一分钟阅读思考)
师: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划一下。
无论是感知文本或带着问题探究文本,比较阅读,一两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几千字的文本,只能提取一些信息或留有一些肤浅的印象,教师只有主动放弃语文教学中的话语霸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去揣摩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思考,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阅读感受。
4 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融入文本。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感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呼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以让他们表达验证自己认知、情感和思想的平台,即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融入文本,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阅读。
4.1 生活体验。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生活的足迹,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到文本的理解之中去。如教学《童趣》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小时候玩得兴味盎然,长大后又觉得有些可笑的事情。老师先举例,学生借助提示,纷纷谈起了自己享受过的种种物外之趣。这样学生就非常容易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就得到了很大提高。
4.2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搜集探究相关知识、自编自改文本剧情、多种形式朗读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借助活动的形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细节,感受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后,可以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学习《沁园春 雪》,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体会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诗人有怎样的情怀?
4.3 能力体验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不妨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尝试结合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多种写作形式,让学生将文本的知识进行内化和迁移,在能力提升中体验文本的内容、主旨、结构和语言特色,从而更鲜明的凸现出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5 给学生远航的动力,丰富文本
“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课内阅读,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的个性化。课外阅读,特别是经典著作的阅读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如何让学生觉得进行阅读是一件快乐而有价值事情,我想找准名著的切入点,给学生注入阅读的动力是关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6
一、在做阅读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认真真的默读一遍,然后再进行集体大声朗诵,这样能够加深他们对课本的记忆,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二、教师在课前要对课文关键内容进行标点,在上课时候对学生讲出来,有利于他们的考试成绩。多给学生普及课外延展知识,特别是那些历史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上课的时候要点名举手,让有思想有自己看法的同学谈谈内心感受,这样其他学生也能够汲取他好的观点,学习他的思维模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