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哪些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如题所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宝库里的一块瑰宝.
  孔子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学思并重”、“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结合今天教学改革的实际,认真学习、继承、借鉴和创新.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它源于孔子.孔子对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辨证的.他认为只有很好地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当先生.他不但提倡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而且提倡老师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育规律,它反映了教学双主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因果必然联系.《学记》有这么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对于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明确教也要学习,教也是一种学习,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奋刻苦学习,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才能对教学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对学生来说,应是刻苦学习,从“知不足”而激励“自反”,能从教师的“教”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学习迁移,培养自学能力.
  二、启发式原则
  孔于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比古希腊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学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主张要早几十年.
  孔子认为,不论是培养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掌握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以现在的话说叫做有学习需要才能有学习动机;必须使学生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深入思考,获得切实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为了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孔于反对注入式的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是这样表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学生,先让他苦心思索,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体会,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比如对一个方的东西,教师已指出一个角的样子,如果学生不能由此类推其余三个角的样子,教师就不必再告诉他了,因为他不肯动脑筋思考.“愤”与“悱”是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在外表面容和言语上的表现.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 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学生经过相当时间还想不通时,就可以去启发;学生虽然经过思考,又有所体会,但却不能用恰当的言辞表述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去开导他.开导之后,让学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如今启发式已成为广大教师“授人以渔”,教学生“会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创设愤悱学习情境,必须启发学生感悟自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经过自己反复训练形成能力,用《学记》上的话说,教师只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通过设疑,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感悟自得.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领会到开动脑筋、探求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劳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温故而知新原则
  孔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复习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这是孔子从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对于今天的教学工作仍然有指导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温故”,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能够自动地“知新”.为什么“温故”可以“知新“?这是因为在“新”与“故”知识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必须的逻辑联系,两者组成了连续的、不间断的知识序列.因此,“温故”的结果才导致自动地“知新”.如果“新”与“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相互衔接,那么,“温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实现的.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策略.例如,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计算长方形面积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学习“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再计算.
  四、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原则
  孔子有句论述学习方法的名言,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它精辟地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在学习活动中,学和思是一个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学中有思,思中有学的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是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正确方法之一.例如,小学语文《罗盛教》一课,通过“摸”、“托”、“顶”三个动词,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三次潜入水中抢救朝鲜儿童的经过,生动感人地表现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国际主义精神.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是通过学习课文获得的.但是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个动词?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紧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深入思考才能领悟.
  以上教例说明,学生通过学、思的过程,仔细品味、揣摩三个动词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思想感情,不仅学习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学习了如何准确地选用词语,具体形象地描写人物行为动作,揭示人物内心的道理和方法.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
  五、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经验十分丰富.他认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学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样了解学生?孔子认为应“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观察和谈话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特征等,因而对学生的了解较为全面、准确、深刻.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恰恰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就得注意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应当继承和创新.
  不少教师、家长往往忽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在志趣、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现实中,早慧与大器晚成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外有一项有趣的统计发现,在大有作为的科学家、发明家中,小时候学习就特别突出的只占5%,而不突出的竟然占55%.有的学生虽然学业上暂时后进,其实智力潜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于没有得到适当机会来表 现自己的才华,或者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的对象而不愿意学习,或者没有良好的教育时机来发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们无视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一味采用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划一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实践证明,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因材施教原则正在创造性地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北京市十一学校大面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实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的因材施教.据介绍,该校分层次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施的.不允许按成绩分层次,而是把ABC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进度和授课教师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目标保底不封顶,学生管理分层不分班,做到面向全体,有选择而无淘汰,努力创造一种尽量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是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创新.
  据报载,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1981年发表的一个宣言中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么?这是很难用几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从教学的角度说,孔子教育教学思想中的许多方面,对于我们思考和实施今天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1
做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