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人物论?谢谢!

如采用一定追加悬赏分!

侯方域:字朝宗,归德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与方以智,陈贞惠,冒襄齐名。入清后曾应河南乡试中副榜。侯祖父侯执蒲,官至太常寺卿;父侯恂官至户部尚书,东林党人。品格正直,多才多情而软弱动摇的才子。
关于孔尚任《桃花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若美女的鲜血在绢扇上溅出桃花的模样,该是怎样一段凄艳惨烈的故事。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当落魄公子侯方域在媚香楼初遇李香君,两情相悦,赠与伊人宫扇一枚为定情之物并题诗上头,谁都以为这是又一个才子佳人的美丽爱情故事。李香君才貌无双,身列“秦淮八艳”,侯方域文章盖世,为“复社四公子”之一。佳偶天成,谁不艳羡?侯迎娶香君时,因在江南已盘桓日久,银两无多,竟拿不出置办妆奁的费用。魏党余孽阮大铖此时寓居金陵,虽有文名但品操不济,为人所讥骂,听闻侯生囊中羞涩,便让杨文骢从中牵线,想以为香君代办妆奁赢得侯的好感,并重回江南文士的行列。候方域竟胡里糊涂地半推半就,香君知道后却利马发飙,把首饰衣袍撕扯扔在地,表示耻于与阉党为伍,大气凛然之让侯羞惭无地。而这与阮大铖也结下仇来。

闯军进京,崇祯吊死煤山。阮大铖与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小朝廷,阮得势以后,马上对仇家发起报复。侯方域为避难无奈与香君分离,逃至史可法军中。香君立志为侯守节,闭门不出,在马士英强迫她嫁给其党羽田仰时,香君以死相抗,碰头溅血才得以幸免,鲜血滴于扇上,杨文骢将之点染成数朵断枝桃花,是为桃花扇。弘光皇帝召香君到朝中歌舞,她又指着马士英阮大铖大骂不止,被赶出南京,栖身卞玉京处。侯方域随史可法到南京后,即可去找香君,媚香楼已人去楼空,不胜感伤。此时清兵已杀至江北,南明小朝廷却不思进取,腐败透顶,纸醉金迷,内讧不止,清兵大军压境之下很快覆灭,史可法孤守扬州最终寡不敌众,沉江殉国。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悍马弯刀的满洲铁骑如无情的巨浪,排山倒海而来。南京失陷了。有情人难成眷属,侯、李二人终落得劳燕纷飞,各奔西东。等到时局稍为平静下来的时候,两人历经劫难再度相逢,已是沧海桑田,不堪回首了。此时已江山易帜,国之不存,家有何益?两人在栖霞山同时悟道出家,只留下桃花扇的故事任后人品咂。

作者孔尚任为孔子嗣孙,处于乾坤板荡、江山摇落之世,亲历明清鼎革巨变,大野风云,海内鼎沸,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胸中有不吐不快者,乃作戏剧《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事”,人间沧桑,历史无情,悉入笔端。明末清初的文人士大夫,眼见家国飘零,改服易帜,大都满怀苦痛,孔尚任借侯李爱情写故国之戚,主旨很明显,“桃花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败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剧中饱蘸血泪剖析了南明王朝覆灭的原因,当时满人总人口不过十万,而明朝尚有几十万大军,即使不能恢复疆土,固守半壁江山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皇帝昏庸,文恬武嬉,即使有个别如史可法、黄道周等励精图治,最终危如累卵的南朝半壁也被清军攻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孔尚任的剧中流露一种苍凉破灭之感,这是一种与《红楼梦》相近的解脱厌世的情绪。

在纲常委顿、庙堂残破的大背景下,昏暗的末世中,歌妓李香君却如一道亮光照亮夜空。孔子曾说女人为“难养”,但到了他64世孙孔尚任这里,当所有的文人武夫都在满清铁蹄下簌簌发抖时,倒是一个他看不起的女人身上有着男人都没有的气节和风骨。当国变之际,士大夫气节高迈者鲜矣!种种鲜活的“嘴脸”越发让人触目惊心。他们一门心思所想的不是江山不保黎民涂炭,而是“一队妖娆,十车细软”,甚至竟喜极而叫嚣道:“幸遇国家内忧外患,正是我辈得意之秋!”是的,知识分子就这点操行。平素俨然道貌,大言炎炎,彼此结党,同类者相互阿谀,竞相标榜,异己者党同伐异,暗箭明枪,及至天崩地坼的巨变来临时鲜有不变节屈膝者。衮衮诸公,顿时如鸟兽散,还不如一秦淮歌妓的名节来的让人刮目相看。一奇女子以自己的点点殷殷血色化为桃花、竟让举国之士大夫蒙羞,竟让上至皇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汗颜。

孔尚任写史可法乃沉江而死,事实上史在扬州毁家纾难,战斗至力竭而死。作为文学演绎,原无可厚非,但我估计孔这样写,是要避免写到清军破城制造的“扬州十日”大屠杀的惨状,躲过清庭的文字狱。而最后的结尾,侯李被张道士当头棒喝,顿然醒悟,决定出家,似乎不合情理。王国维早就对此进行分析,“《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投缧绁之中所索女子才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自非三尺童子,其谁信之哉?”倒是欧阳予倩所改编的结尾更得我心:侯方域剃发留辫,改换清服入仕,找到李香君后,李香君伤心不已,毁扇自尽,与侯恩断义绝。

正是:

重重恩怨属黄粱,也把温柔作战场。夜猎名王灯万帐,痛观京口涕千行。

美人纨扇花飘血,才子青春壮悔堂。明月清风何限恨,纷纷纸上叹兴亡!

关于侯李

历史上的侯方域也是众说纷纭,但基本事迹是清楚的:李香君死后,他回到河南商丘老家,闭门著书,不闻世事,还写信劝吴梅村不要做清朝的官,保持气节,“爱惜羽毛”。但不知何故,康熙八年他莫名其妙地参加河南乡试,以他的文名和才华,结果只得一个“副榜”(备选名单),他羞惭不已。且这一出尔反尔的做法为当时世人所诟骂。顺治九年,侯方域筑壮悔堂,并做文记之。“壮悔堂”这名字颇让人玩味。时值盛年的他后悔什么呢?后悔和李香君的痛失交臂?抑或是自谴入清以来竟然再度参加科考?抑或……太多的可能已非我等能详知的了。侯方域诗文绝佳,实乃一代才子,却盛年即抑郁愤懑而死,死年37岁,只留下几卷诗书和一个时代的个人悲剧供时人,后人指指戳戳,满足一下流俗,提供一点谈资。这到底又是谁的悲剧呢?

近年有人根据地方志和侯的书信考证,侯之所以应试,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全家性命在地方官手里,被迫而为。时局危艰之际,个人的命运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渺小的就像沧海一粟。一个羸弱文人,在强权面前,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文人追求自由,却最终不得自由,这是一种悲剧的宿命。侯尽管晚节不保,但比起钱谦益、吴伟业等人,还是要磊落得多。吴梅村闻听侯方域病逝的消息后做诗悼之: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诗中愤愧之情,溢于言表。或许我们不应当过分苛责他们的,死者当然要比生者更容易坚守,毕竟,当权者不能强迫一个死人从棺材里爬起来向它效忠,而活人所受到的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却是显而易见无处不在的。

相形之下,同时代的很多文人们不抵侯生远矣。看看另一大名士钱歉益的作为,北京失陷后,江南旧臣谋划着策立新君。马士英拥戴福王朱由崧,钱谦益则力荐潞王朱常范,最后福王登基问政。钱谦益害怕新主子给自己颜色瞧,就赶忙曲意逢迎权贵马士英,竟也获礼部尚书衔。可是不久普天之下,尽属大清。钱谦益再一次面临着命运的抉择,不改奉新朝便尽忠旧主,他的红颜知己柳如是感叹今日之域中,非复汉人之天下,便劝钱谦益赴死全节,以示忠贞之心,保全民族之尊。钱谦益逡巡良久,勉强同意了柳如是的建议,两人相约同投西湖自尽。是夜月冷风清,湖上寒烟浩渺,甚为凄冷。钱谦益顿觉惶恐,嗫嚅道:“湖水冷彻骨髓,几如寒冰,老夫素来体弱,不堪寒凉,不如择日再来。”底线就是这样、退却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果不其然,南京城破之日,钱谦益就与阮大铖手牵手冒雨到城外向多铎跪地求降,不久便剃发易服,匍匐清廷阙下作他的礼部侍郎去了。当时文人大都归附了新朝廷,有不少还荣华富贵,高车驷马,意气昂昂。虽然也有一些人为自己的行为抱惭终生,不住的为诗为文替自己辩白,但又能说明什么呢?——婊子立牌坊而已。荒诞的戏剧,假面的人生。“历史,就是嘲弄。”这一切之一切,都如烟消散了,只有耳畔依稀回荡着李香君那幽怨的叹息,袅袅的,犹如域外之音:“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说来有意思的是,明末清初几个文名最盛的人,与秦淮八艳都有一腿,侯李之外,还有冒辟疆与董小宛,钱牧斋与柳如是,吴梅村与卞玉京。看来文人名士与演艺界联姻是有传统的(八艳这样的歌伎优伶和今天的演员差不多),流传到今天就是余秋雨老师与马兰老师这样的爱情了。

关于李香君的结局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孔尚任所写的,她终于在苏州与侯方域重逢了,被一个老道当头棒喝,两人拔剑四顾心茫然,勘破尘缘,只好出家了事。一种是李香君顺利嫁给侯方域为妾,侯方域变节南下,李香君则在侯府里被人赶了出来,寂寥而死。第三种则两个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恹恹地死去。临去之前留下一句话:“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从当时情况来看,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可惜她的侯公子最终还是辜负了她的厚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04
侯方域:字朝宗,归德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与方以智,陈贞惠,冒襄齐名。入清后曾应河南乡试中副榜。侯祖父侯执蒲,官至太常寺卿;父侯恂官至户部尚书,东林党人。品格正直,多才多情而软弱动摇的才子。
昏暗的末世中,歌妓李香君却如一道亮光照亮夜空。孔子曾说女人为“难养”,但到了他64世孙孔尚任这里,当所有的文人武夫都在满清铁蹄下簌簌发抖时,倒是一个他看不起的女人身上有着男人都没有的气节和风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