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较好的钢琴老师应该是怎样教学的?

如题所述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

虽然对初学者不能要求太高,兴趣也是逐渐提高的,但教师应耐心地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或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或去听音乐会, 听录音, 参加演出和比赛等等。 教材要多样化, 好听, 那怕是技术练习,也要练起来有趣味。

2、教会学生正确读谱

识谱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 因为, 谁识得快, 谁就能学得多学得快, 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但这才只是解决认谱问题的开始,真正学会正确读谱还包括许多其他知识。因此,学生第一步必须学会认真读谱,按照作曲家的意图弹奏。不能只弹音符, 不懂音乐。

3、树立美好的声音概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从一开始就要培养敏锐的听觉, 让钢琴发出好听的声音。由于钢琴的构造特点,钢琴本应属于打击乐器类, 因为是用锤子打在钢丝上发音的。 但是我们要弹出美的声音来, 响而不炸, 轻而不虚。

4、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

技术是弹琴的重要基础, 没有技术就无法表现音乐,因此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是摆在每一个钢琴老师面前的头等重要任务。在初级阶段, 手指的基本练习是不可缺少的。 手指的五指练习,用各种变奏,转所有的调, 无论对熟悉键盘还是对训练手指独立性和均匀性都很有好处。

扩展资料:

钢琴教学注意事项

现在的学生都很忙,他们不可能有很多练琴时间,因此教会学生高效率地练琴非常重要。 要指导学生安排好练琴时间。 练琴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关键是要注意力集中和练习目标明确。练琴要有方法。 例如, 难点重点突破,分手练,再双手练,分分合合。先慢后快,不要急于求成。 

上来就弹快, 东错西错,欲快而不达。 相反地,从一开始就仔细地练,不允许自己弹错。 这种方法看来慢, 实际上是快,因为不需要返工。

许多家长以为练琴时间越长越好,他们不懂得,错误的练习,越长越有害。学习要讲科学,要知道一个孩子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很短的, 当他脑子不管用的时候是无效劳动, 是浪费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9

1、性格比演奏水平重要

启蒙老师的性格比演奏水平重要,年纪大小无所谓,但一定要有外向的性格,要有起伏的音调,要有纯真的笑容,要跟孩子的性格产生化学反应。要挑孩子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那种声音动听、笑脸吸引人、性格开朗的老师。钢琴启蒙老师,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爱心、有耐心。

2、热爱教学事业

老师要真心觉得教孩子弹钢琴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情,要把教琴当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是装不出来的。好的老师,是既不乏严厉但又随时面带微笑,没有废话,更没有大话。老师应该对每一堂课都认真对待,状态也要保持稳定,不能第一堂课表现得不错,之后就越来越马虎和松懈。

3、懂得启发和鼓励

作为钢琴教育者,钢琴老师要经常给予孩子表扬,要有想象力。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启发和激励。中国的老师的问题就是对于表扬非常吝啬,这是众多知名音乐教育家不能赞同的。赞美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赞美会使孩子想做得更好。

4、懂得培养想象力

至于想象力,老师不能用“这里响,那里轻;这里对,那里错”这种孩子不感兴趣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两个不同音量的乐段,可以把一个形容成“舞台上有很多小孩子在跳舞”,另一个则形容成“这里只剩一个小孩子在跳了”,也可以用大象、小鸟来形容音高和音量,让孩子既喜欢听也听得懂,有非常直观的印象。



5、老师要懂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手指长度、灵活性、手上毛病多少、适合快速练习提升灵活还是适合慢速联系稳定手型,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对学生有了一定观察和了解之后做出教学调整的.

如果老师一味让孩子按顺序弹《599》、《车尔尼》等,而不是有重点地筛选有针对的练习来训练孩子,那么至少证明这样的老师没有做到懂学生,因材施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