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来,我应该用onenote还是印象笔记?

如题所述

我用过很多笔记软件,有GNOTE、为知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云笔记、麦库云笔记等等,自从evernote进入中国成为印象笔记后,相似的软件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我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后,最后选择了为知笔记和印象笔记。因为自己对软件的美观度要求也蛮高,于是印象笔记成为了我最主要的笔记工具,而为知笔记因为它能够导入word文件,我将它作为了工作文件存档与查找的工具。这样一个私人一个工作的使用方式还是挺好,互不干扰,一段时间也相安无事。但是最近我在写一个大材料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这个材料分成了学习、工作、生活三大块,在这三大块中又分别有许多个子项,我收集材料的时候就一下子懵了,每天要浏览上百篇网页或论文,每一个都记录到为知笔记或者印象笔记中,往往记住了这个就忘记了那个。还有,当我想摘取某一篇文章里面的某段话的时候,我必须一层一层地去找到这篇文章,然后切换到word里面进行编辑,大大降低了我的工作效率。于是,我再次开始了寻找之路。为知笔记和印象笔记的问题:记录太多,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同一个界面无法同时进行摘录和撰写操作。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为知笔记和印象笔记都是通过时间来积累材料,时间越长,材料也就越多,但是这些材料也会随着我们的记忆曲线慢慢被淹没在新的材料中。我迫切需要一个工具,将我所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就像我之前的文章写的那样,需要能够记录我“提问、解码、操练、融合”的过程,将收集的材料和我以前的知识相结合,最后形成新的知识。于是我又回到了onenote。onenote就像我们平常使用的笔记本那样,我可以选择某个笔记本专门来记录工作。而工作这个笔记本里面呢,我也可以选择建立一个我新的写作项目,根据这个写作项目我可以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再将我找到的关于这个子项目的材料放进去,随时在一个页面里查找和调用,最后形成我自己的文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2

Evernote:是五寸的随身携带的可以放进口袋的小记事本,而且有笔记本到笔记的这一级可以有限度的分类笔记,笔记本到笔记这两级路径的逻辑说明这个软件更轻度,逻辑更简单一些,就是随时随地记录的那种。OneNote:是八寸的标准笔记本,可以做任何笔记本能做的事情,无所不能,你可以将记在口袋本的随想整理到标准笔记本上。这就是 OneNote 的操作逻辑,提供不了随时记录的方便(桌面版才能体验 OneNote 的强大),但会为你保存整理后的一切随想,随时供你查阅,但是在 Evernote 里很难很快找到很久之前记录的随想,因为它淹没在无数个记录的随想中。

第2个回答  2018-01-02

印象笔记处理网页,pocket等各种app里面出来的文章(比较喜欢用pocket去格式)以及在移动端使用印象笔记坐到电脑前,打开印象笔记PC客户端和onenote,把印象笔记里的东西开始往onenote整理在印象笔记里面的笔记就是没整理好的,在onenote里面是一个成熟的思想过程和各种素材链接,形成体系印象笔记里面会有一个分类是即使整理到onenote里,还是需要在印象笔记里备份的分类,例如会议记录,数据备份等等,方便各种时间地点环境下的同事要求分享...Onenote会在Onedrive上备份,然后移动端是印象笔记+坚果云,PC端是Onenote和Onedrive软件、音像、txt、素材等大型文件备份在百度云(唯一一个还在坚持的百度产品...不过我已经不敢安装百度云的任何软件了,都是用的网页版)至于说的Onenote没有标签功能,我觉得那个分支就已经够用了,印象的标签是为了快速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拿出某个东西,Onenote是东西就在那里,你拿走就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