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如题所述

二战时期的库尔斯克会战是关键战役,这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主动进攻,企图扭转局势,重新获得主动权,不过最终的结果是以德军的失利而告终,德国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德军的失利主要在于,首先,德军作为进攻方已为敌方所知,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其次,德军的作战部队没有必要的后备军,遇有强劲的对手很难巩固注意有的阵地;第三,苏军采取的是诱敌深入的策略,等到德军战线拉的过长时在各个击破;第四,由于美英在西西里登陆,使得德军有可能腹背受敌,使得希特勒不敢继续扩大"战果";第五,希特勒一直以来不肯做全面战争状态准备,使得德国的战略资源一一人为严重匮乏,即便在战争最为激烈的1944年,德国的妇女也没有走出家门。

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曼施坦因就要马上乘势发动新一轮攻势,一鼓作气拿下库尔斯克,无奈天灭德军,这次不是冬季而是雨季,道路泥泞根本无法行走,中央集团军的克鲁勃也拒绝了曼施坦因的请求,同时进攻库尔斯克,等过了雨季、希特勒又感觉虎式坦克的装甲太薄,把已经要上战场的坦克,重新拖回工厂再加装一层装甲,这样前后一折腾一直拖到七月才发动,这时苏军所有的反坦克器具都己准备好了,就等德军进攻。

43年的德军,已经失去了战争潜力,而苏军不但恢复了战争潜力,而且还大大发展了!——即使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侥幸打赢,下一次会战,德军仍然面临失败。——历史给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胜利的机会窗口,德军却浪费在乌克兰(基辅)会战上了!

有人说德军失败,在于装甲部队的修复问题,成然,实际上许多战损坦克可以修复、殉爆坦克除外,由于苏军控制了战场也就大量回收和修复了战损坦克,德国人没能控制战场所以坦克损失一辆算一辆,这也是库尔斯克战役后期苏军坦克数量没减少多少的主要原因 。

不过这里有一个修复率的问题,苏联坦克构造简单,拖拉机厂的产品,修复容易。可是德国的产品,构造精密,修起来就麻烦的多,得大老远拉回工厂,一般战场损失了就彻底报废了。修复坦克需要工时、材料,在野战条件下不可能迅速恢复战斗力,而且坦克损坏了可以助理,但损失的坦克车组成员呢?重新补充调配更需要时间。这不是星际争霸,开出个基地车就能修理补充。

粗粗算了一下,德军要想打赢苏军,兵力交换比要高达1:5,技术兵器交换比要达到1:9才行,但这个要求过于逆天了,就算德军的将领都是天才,也满足不了这种情况。德军的战术要高于苏军,苏联国力要比德国强太多,所以到拼消耗的地步,德国则越来越被动,在库尔斯克,德国消耗了老兵,苏联锤炼了新兵。两国军事力量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