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系统的外包公司工作,以后有什么出路?

如题所述

您好,在银行外包公司工作,出路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成为转正、换工作、创业。银行派遣工也被认为属于外包公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正式员工,他们的薪水还不错,工作不重,加班时间还可以。因此,在外包公司工作的一种方法是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只有成为正式员工,才能成为真正的银行员工,才能在未来得到很好的发展。毕竟外包员工没有竞争的资格,也就是没有晋升的权利。以上是三种道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成为转正、换工作和创业。至于选择哪条路,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1、大多书人同一批加入这个行业,也有外包的员工。并非所有这些人都转正成功的。其中一些现在是其他银行的中流砥柱。这些人在工作两年后选择换工作。他们有一些工作经验,缺少的是身份,所以只要有好的机会,他们就会换工作。也有一群人选择创业。毕竟,在银行工作就是为别人工作。只有创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2、这些人在银行工作了几年后,发现很多客户的渠道都可以自己用,趁机会出海。以上是三种道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成为转正、换工作和创业。至于选择哪条路,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有时候平台很重要。如果银行提供的环境还可以,建议去银行。银行其实后期可以接触很多外包公司。他们拥有非常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丰富的相关资料。这将帮助您在这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但是外包公司的福利待遇不透明,领导当权,因为他们不是主编。银行不会心慈手软。如果你在任何一件小事上做得不好,你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工作。客户挂了一个普通员工基本可以理解,但起码没有业务相关的系统或者小软件,就是你出去发展业务的时候,你的客户或者同行是很信任你的,但是当你让你查询客户相关的处理进度时,你需要让正规员工看到,在客户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作为外包未知。银行对外包人员不友好,基本抱着“能做就做,做不到就去”的心态。无论如何,它不是一个普通员工。没有损失。接完一个外包再找一个外包人员就行了。
4、把外包人员当作一个机器人来开展业务。如果你想去,好吧,你把所有的资源都留下不去,然后继续作为正式员工进行高压评估,但薪酬与收益远远不成正比。学习空间是虚的。例如,分公司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培训学习。一天的学习结束后,也会做笔记。学习成绩检验的时候,比如期末考试或者总结,外包的员工总是先走,或者用麦克风说“外包的同事可以走了。”,也许有人会羡慕比别人早回家,但这种差别待遇甚至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它就像一个工具,可悲。信任度低。多年来,很容易遇到问题。开发业务的时候,客户或者同行问你是不是在银行工作,因为外包没有工作证和工号,包括名片,未经许可将工卡外包是违法的一经发现,直接开除或记大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28岁的我,在成都某银行外包公司五年时间,于2020年3月办理完成所有离场手续,办完那一天,我像是终于解脱了,终于放下,终于释怀,这种感觉很奇妙,在奔三的路上,这五年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在此给犹豫要不要去以及不了解外包公司(仅针对银行外包)的朋友聊一聊我的工作经历,以及我为什么最终选择离开,毕竟人活三万多天,没那么多时间去浪费,这五年,算是给我人生上了一课。文字可能会比较多,但大部分的情况都和全国99%的银行外包情况完全匹配。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参考。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

我于2013毕业后,专业铁路运输相关,所以毕业会和铁路局面试签合同,因为是运输行业的龙头,全国站点客运货运都非常多,所以想分到本地就近工作,需要的关系就比较硬,没有关系的我自然也没有顺利分到本地,我脾气很倔,问过相关负责人,如果上岗明确告知我会分到四五线城市的车务段进行实习,年轻的我觉得四五线城市发展机会渺茫,甚至人生地不熟,无论跳槽还是在当地选择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还是选择留在成都,当然,离开了专业知识,我就是一张白纸,但是我并不后悔离开。

在13年到15年期间做过许多工作,但基本都是以销售为主,也做周末兼职,虽然销售工资起起伏伏,还算是有一些收入,至少我觉得并不比待在国企里面差,学习的人际交往也挺多,不像大部分国企里面的勾心斗角(因为我在铁路局毕业前实习过)水太浑浊,以我的性格很难想象融入后我会变成怎样,当然扯远了,这些以后再聊。

2015年中旬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某银行的招聘信息,为什么我会对银行的招聘那么感兴趣?说白了,“面子”,从小家人对我很好,当时国企分到四五线城市没去,如果待在里面熬工龄,至少收入稳定福利待遇也不错,但是我选择离开,家人挺难过的,这些年来做销售,起起伏伏,有时候家人还是不放心。但银行自古以来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公信度很高的单位,虽然还是服务态度很差,至少说以后家人可以放心,自己和朋友聊着也会觉得熬出来了有面子了,所以,抱着去银行就无论再苦再累都坚持下去熬个一官半职的心态,给HR邮箱投了精心准备的简历。

一周后,我收到了回复,邀约到支行参加面试,我对从事的岗位其实不了解,只知道不是信用卡销售,但也属于银行外勤业务板块,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告诉我,我不是金融专业的,并且也不是985,211,毕业院校也比较普通,如果我真的要来,只能选择外包入场的形式,签订外包合同,底薪4K,五险一金,做客户单子因为外包没有权限做,所以业务是挂给正编客户经理来做,提成回算给我,如果好好干,每一年都会有成为银行的正编的机会,只要表现优异,都没有问题,当时我的心里虽然失落但也很高兴,至少我还是能进去。但其实这是所有银行招聘要让面试者签外包的时候统一话术罢了。

随后的两周内分别又去了支行面试一次,分行面试一次,不断的打压我,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动力,就是想在里面熬出来出人头地。当然,现在回想起来,我称之为“愚昧的坚持”。

大概过了一个月,外包的大部分合同签完了,等待分行签入场协议,在签订的过程中,银行人力资源部用了一笔订单来购买这个我这个外包人力,一切就绪,通知到岗时间,过去后开始慢慢熟悉工作,但是随着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多,发现外包能使用的权限实在是少到极致。

首先是入场后考勤,实际考勤虽然每天银行上下班,但并不是银行考勤,而是外包公司考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早上如果去的早,没有正编员工或者安保人员的指纹解锁,我连门都进不去,而且我工作比较拼,从来都是早到,这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电梯口等,像是一种精神上的磨练,其次,底薪变化较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第一次面试银行方面说底薪4K,业务其余提成另算,但实际第一个月只拿到900块钱,我记得当时很努力开拓业务,第一年皮鞋都走坏过2双,并且入职第一个月的绩效还是有那么几千块钱,当我询问领导时,告知这个事情要询问外包公司负责人和分行负责外包的人,他并不知晓,外包合同上也没有明确注明薪资,当我在询问外包公司负责人的时候,告诉我他们只负责考勤,提成会晚一个月发(其实算起来是晚了两个月),并且还是打五折以下的提成,银行发给他们多少,他们给我发多少,其余要问分行负责人,当时我也懵懵懂懂,很多事情不敢多问,也就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做下去。殊不知这才是悲剧的开始。

而后每天就是忘我的工作,但提成绩效都是晚一个月发放,其实真正算起来晚了两个月,我身边还有其他银行外包是当月发的,不过他们比较特殊,因为他们除了行长和副行长其余下面的全部是外包,不过大部分银行外包都有提成晚一个月兑现这个说法,所以对于当时我的生活开销还是比较吃紧,但抱着成为正编的念头继续做下去,正因为这个念头毁了我五年。

而后工作熟悉的更多后,我发现同事里面有很多和我一样是外包进来的,但基本都没有转正编的人,更有甚者我在16年的时候问她,已经在这里待了四年多,到我最后离职都还在里面挣扎。询问为什么还没有转正,每个月业务水平也不错,结果银行告知要求要985,211的才可以转正编,如果不是,业务水平要翻到更高的标准才允许转正。银行没有那么多编制也是本身存在的原因。外包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想起有个女同事在我刚入职半年多,给我介绍一单业务多说了一句:“不要让对方知道我们都是外包的。”

这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一下我不建议去外包公司的原因:

1、福利待遇不透明,领导掌权,因为不是正编,银行方面不会留情面,遇到任何小事如果做的不好,随时可能让你失业。

2、权限基本没有,如果说客户挂给正式员工,我能够理解,但最起码的业务相关的系统或者小软件是没有的,也就是出去开拓了业务,你的客户或者同行很信任你,但是问你查询客户相关办理进度的时候,都需要询问到正式员工才能看到,而客户办理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作为外包的一无所知。

3、银行对外包人员不友好,基本抱着一个心态“你能干下去就干,干不下去就走”反正又不是正式员工,没什么损失,走了一个外包再找一个来就行,把外包的人员当成开拓业务的机器人,你如果要走,那好,你把你所有手上的资源留下,不走,那就继续当成正式员工来高压考核,但是付出和收获远远不成正比。

4、学习空间形同虚设,比如偶尔一个月里会有一次组织分行集体培训学习,一天的学习结束了,笔记也做了,等到检验学习结果的时候,比如最后会考试或者写总结,总会让外包的先离场,或者用话筒说:“外包的同事可以离场了”,或许有人会羡慕比别人更早回家,但我认为这区别待遇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像一个工具,可悲。

5、信任度较低,这么多年,很容易遇到一个问题,开拓业务时客户或者同行询问你是不是在银行上班,因为外包是没有工牌和工号,包括名片都没有,外包私自做工牌名片是违规行为,被抓到直接开除或者记大过,电脑和手机上也没有相应的值得信服的东西,所以要一直的包装自己,很累。

真正离开后,心里发自内心开心的,我后悔没有早一些看到外包的真实面孔,太过善良去看待外包公司是我最大的错误,资本的世界是残酷的,但是,我总算是可以放下面子了,变成一个“不要脸”的人。

现在,对我而言,去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热爱有动力不断做下去的事,这五年,外包公司真的挺让我痛恨的,不要为了某些外表光鲜的职位,去外包公司入职,因为有非常多的大企业都会采用外包制度来招聘某些职位,离开的原因是根本看不到希望,并且陷入恶性循环,所以,长痛不如短痛,交出所有的资源,离开这里,这是最好的选择。

28岁说年轻也不年轻。如果未来真的打算要做什么,我建议大家先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想清楚了,那么就只剩下坚持了。这5年的外包经历让我以后不会选择任何外包形式的岗位。如今的社会,赚钱真的不一定靠学历。就像罗振宇在2020跨年演讲上所讲到的一句话。

好的时代,就是走在街上,我们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

所以,共勉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8
在外包公司工作,出路之一就是像我这样转正,只有转正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银行员工,将来的发展才能好,毕竟外包员工是没有竞聘资格的,也就是说没有晋升的权利。
第3个回答  2018-12-28
我觉得吧,还是有出路的。一个是转正,成为银行的内部人员。一个是成为外包公司经理还是老板。还有一个是摸清楚行规和积累人脉,自己开一个外包公司。
第4个回答  2019-06-21
这个看什么部门了,例如贷款部。可以和一些小贷公司合作,在银行做成了一笔贷款提成在1-1.5%可是在小贷公司,例如人保,平安,大地,阳光,宜信,恒昌,友信,等等这样的小贷公司,你就是大爷。在银行批不下的贷款,在小贷公司眼里就是优质客户。有的业务为了冲业绩可以返4-4.5%。或者在四大行的房租抵押贷款一般利息在6里左右。可是你把他介绍翻第三方,在通过第三方转地方银行。房租抵押利息可以降到3.3里。在收取服务费。做企业贷款这方面就更是大佬了,只要做成了,一般企业会给3个点的辛苦费,而且会相互介绍。而且会经常有人请你泡澡,求着放款。或者重复贷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