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奥运冠军,退役后当处长,公费留学后抛弃祖国定居美国,她是谁?

如题所述

奥运会首位中国女子冠军,公费留美后定居美国,直言爱上美国生活!

国家间的比拼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家,尽管文化特点不同,但都热爱祖国。老一代的人死前都会回到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根就在那里,只有回到那里,才能守住家园。正因为如此,在抗日战争时期,还出现了许多爱国人士,还有很多留学生回国,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家园。

伴随着战争的结束,各种文化迅速发展,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奥运会由此诞生。他希望把优秀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进行比赛,结果却成了国家间的比拼。众所周知,能够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都具有极好的技巧和极高的职业素养。

因为奥运会的参赛者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如果没有真实的证据,就很难在比赛中获得冠军。对国人而言,奥运冠军是一项伟大的荣誉。能在世界体育盛事中取代中国赢得冠军,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啊!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非常尊敬和崇拜奥运冠军。

奥运会冠军吴小璇

我们国家的运动员也不少,但能在奥运会上获奖才是最大的荣誉。这位奥运会冠军公费留美,也是说热爱美国的生活,最终选择留在美国。为什么会这样?国内的大环境难道不好吗?她叫吴小璇,生于1958年的杭州。一九七四年加入中国国家射击队,其主要原因是她的父亲。爸爸是一名射击教练,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对射击感兴趣,而且她也有很高的天赋。对运动员来说,天赋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天才而不努力的运动员,最终只能成为咸鱼。恰恰相反,他只会刻苦,没有天赋,到头来也只是比一般人好一点点。而且正因为她有这个天赋,16岁就能成为射手。一九七四年,年仅十六岁的吴小璇便被浙江队看中,带回球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她于1981年再次升入国家队。

很幸运能进入国家队,与吴小璇自己的努力以及父亲的教导有很大关系。或许是因为从小受父亲熏陶,吴小璇运动意识极强,小的时候就立下了为中国争光的宏伟目标。受目标驱动,她在原训练强度和难度上加了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从不让任何努力的人失望。通过不懈努力,吴小璇在第四届全运会上以386环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成功地打破了全运会全国纪录。80年代参加亚洲射击锦标赛,获女子50米气枪冠军。她是我国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女运动员。

在第四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上,吴小璇也以优异成绩获得冠军。来到第九届亚运会,吴小璇更是以惊人的584环打破了此前亚洲纪录。最为激动人心的是,吴小璇在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以581环的优异成绩,在小口径标准步枪3*20项目上直接获得了奥运冠军!

因为她是我们国家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项目金牌的运动员,很多人都称她为奥运“第一人”。这位自幼就开火的姑娘,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实现了为国争光的伟大目标。当她回到家乡时,国家授予她荣誉奖章,并进行报道,使她家喻户晓。万无一失的是他此时选择了退休。

公费在美国定居

退休之后,她回到了家乡,担任体育局的副局长。对许多人来说,这份工作是没有前途的,但他在这份工作上才干了两年。一定有人想过为什么面对轻松的工作还是要辞职?主要是因为她无法放下过往,同时她的虚荣心也在作祟。作为奥运冠军,她得到了应有的关注,但出乎意料的是,却根本没有人关注她。

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目标,所以想要在别的领域一展身手,吴小璇在拿到奥运冠军后,选择了退役。后来,她又回到家乡,担任杭州市体育局的局长。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役后,吴小璇也找到了与之携手终生的人——他曾是省队里吴小璇的队友,现在成了她的丈夫,他就是唐克令。

尽管她为国争光过,但她前往美国的行动的确有些困惑。她申请公费到美国留学,主要是为了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因为觉得自己真的在学习,局子同意了。在留学期间,她了解了美国的繁荣景象,于是决定留美生活。但作为一名党员,她没有机会移民,不得不在美国定居。除了公费留在美国外,她还用这笔钱招待她的家人。这个消息很快传回国内,国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震惊,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为国家争光的人会背叛国家。

直到她定居美国之后,她才发现美国的日子也和国内一样,在那里根本没人认识她。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并担任了杭州某学校的校长。回到家乡后,她发展得很好,仿佛在告诉人们只要没有人记得就能回来。要成为奥运会冠军,吴小璇确实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除了赞扬和掌声外,这里面还有很多压力。而且奔赴美国定居,表面上是一种背弃祖国的“背叛”行为,实则也是吴小璇放弃奥运冠军身份,开始新生活的一种方式。尽管大家对她的举动表示不满,但选择居住在哪里属于个人隐私,旁人是不能过多干预的。

事实上,不止是奥运冠军,生活中的许多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大家需要互相体谅,才能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这件事又翻转过来,她又经历了公众的“审判”。这次她选择了面对媒体,直言并没有背叛国家。她离开美国回来,我想这仅仅是因为美国那边对她的职业生涯不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体育强国,尤其是在射击这个领域,多次在奥运会上拿到奖牌,当年我国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也是许海峰通过射击拿下来的,多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射击这个体育项目,已经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位通过射击拿到奥运金牌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吴小璇,退役后成为体育处处长,之后更是公费留学,最终却抛弃祖国,定居在了美国


吴小璇的早年经历


吴小璇1958年出生于浙江省,她的父亲是一名射击教练,在父亲有意识的培养下,她从小就对射击有浓厚的兴趣,大概父亲就是想要将她培养成未来的奥运冠军,从小对她要求就十分严格,在父亲的指导之下,吴小璇的技术水平进展飞快,1974年,吴小璇就加入了浙江队,这个时候她才不到16岁,1981年,23岁的吴小璇进入国家队,被国家悉心培养。

这个时候吴小璇内心满怀着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她有很强的体育竞争意识,希望自己能够拿到奥运会的金牌,为国争光,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和抱负,吴小璇每天都会进行非常刻苦的训练,完成了国家队要求的训练内容之后,还会自己加练,在训练场上,尽情抛洒自己的汗水与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吴小璇很快就得到了为国争光的机会。

吴小璇拿到奥运会金牌


在吴小璇的不断努力之下,她的射击成绩突飞猛进,多次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她在第四届全运会上打出了386环的好成绩,不仅拿到了冠军,而且打破了全国纪录,在第四届亚洲射击的锦标赛当中,吴小璇也以优异的表现拿到了冠军。

吴小璇拿到冠军之后,迅速投入了紧张的训练当中,在第九届亚运会上,打出了584环的好成绩,直接打破了亚洲纪录。如果说这些成绩都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接下来她在奥运会上的表现更让人感到惊艳。

1984年举行了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吴小璇代表国家队参赛,本来吴小璇主攻的是50米气步枪比赛,在自己最专业的领域比赛失利,仅仅拿到了铜牌,但是没想到她在接下来的小口径标准步枪三乘二十的比赛当中,意外拿到了金牌。

这是吴小璇体育生涯当中的高光时刻,她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拿到奥运会金牌的女子运动员,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吴小璇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灵敏度都在逐渐下降,她已经不适合继续做运动员了,因此,在拿到奥运会金牌之后,吴小璇选择了退役。

步入婚姻殿堂


退役之后的吴小璇,回到了老家杭州市担任体育处处长一职,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这样的待遇真可谓十分优厚了,她也在退役之后,遇到了未来的另一半唐克令。

唐克令也是一名射击运动员,他曾经和吴小璇同为浙江省射击队的队员,并且还拿到过全国冠军的好成绩。虽然没有像吴小璇一样为国争光,但彼此的事业也算是势均力敌。


1986年,二人的孩子出生,1991年,吴小璇放弃了体育处处长的职位,并且还得到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她来到了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系统学习体育管理。在那个年代能够公费留学的人,必然是十分优秀的,留学花费巨大,一般家庭都是承受不起的,而留学回来的人很多,都选择回来报效祖国。

而吴小璇毕业之后并没有回到祖国,而是选择留在了洛杉矶,在吴小璇找到工作之后,就让丈夫带着不满十岁的儿子,一起来到美国定居。直到现在,吴小璇一家还在美国生活和工作。

据吴小璇本人表示,她非常喜欢洛杉矶的生活环境,尽管留在了洛杉矶定居,但是她在放假的时候会经常回国探望自己在国内的亲朋好友,也因为她在体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08年奥运会的时候还被选成了火炬手。

吴小璇的争议


吴小璇选择公费留学,到最后却选择留在洛杉矶,这件事情引发了人们很多争议,国家之所以会设置公费留学,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成技术之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吴小璇明知道国家设置公费留学的目的,但是学成之后还是留在美国,并没有报效国家,让人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就比如说现在我国设置免费师范生,都要签订合约,学成之后到偏远地区支教几年,而公费留学和免费师范生又不一样,当年公费留学只有顶尖的人才才能享受,要耗费国家很多资金,国家在吴小璇身上做出的投资,到最后全都便宜了美国,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应当尊重吴小璇的个人意愿

不过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是她的权利和自由,国家也没有强制规定公费留学的人,一定要留在国内报效祖国,只不过观感上让人难以接受罢了,毕竟她曾经是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人们对她有更多的期望,不过她在洛杉矶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从来没有跟身边的朋友说过自己奥运冠军的身份。

在吴小璇看来,自己这是放弃奥运冠军的身份,她想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也算不上是背叛祖国。

奥运会作为体育历史上的一场盛事,哪怕在战争时期都不曾中断,每次举办都会被世界各地的人关注,能够在奥运会的比赛场上打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拿到金牌,是为国争光的事情,会受到国人的崇拜与认可。

在吴小璇成为中国第一个拿到奥运会金牌的女子运动员之后,人们在她身上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但是这种期望也不应该强加在她的个人意愿之上,怎样选择生活是她的个人自由,因此我们也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她。

尽管她学成之后留在了洛杉矶,但这也无法抹杀她曾经为国争光的事实,起码她还没有改变自己的国籍,到处宣扬自己奥运冠军的身份,反而变得非常低调,如果国家不认可她的这种行为,也不会在2008年的时候,选她做奥运会的火炬手了。

身为奥运冠军,吴小璇选择定居洛杉矶,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人各有志,没有经历过他人的人生,就不要随意去批判他人。而我们就不要给她太多的压力,负能量越多,越会暴露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懂得相互包容和体谅,社会环境才会更加和谐。

第2个回答  2021-01-08

引言

大家都知道,能够拿到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都具备极佳的技能和极高的专业素养。毕竟奥运会的参赛选手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所以如果没有真凭实学,很难在其中摘得桂冠。而对于国人来说,奥运冠军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能够代替中国在世界体育盛事中夺冠,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一件事情啊!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十分尊敬和崇拜奥运冠军。不过也有一些奥运冠军,在夺冠后做出了一些有愧于国家的举动,引来大家的非议,比如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名叫吴小璇的运动员。她在退役后当过处长,也曾公费留学,不过最终却在美国定居。这让大家不禁发出了否定的声音,难道这就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奥运冠军吗?

正文

1958年1月,吴小璇在我国浙江省出生。父亲是一名射击教练,所以吴小璇自小便对射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父亲的教导下,她的射击技术和水平进步很快。1974年,年仅16岁的吴小璇便被浙江队看中了,并将其带回队伍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1981年,她便再次升级,进入了国家队。有幸进入国家队,与吴小璇自身的努力和父亲的指导有极大的关系。大概是因为从小接受父亲的熏陶,吴小璇的体育竞技意识极强,小小年纪便立下了为中国争光的宏伟目标。在目标的驱使下,她在原本的训练强度和难度上加码,为自己的梦想刻苦努力着。

上帝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在这种不断努力的情况下,吴小璇在第四届全运会上打出了386环的漂亮成绩,成功打破了该项目的全国纪录。第四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中,吴小璇也以出色的表现拿下了第一名。到了第九届亚运会,吴小璇更是凭借584环的惊人成绩冲破了亚洲之前的记录。最让人感到激动的是,吴小璇在1984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中的小口径标准步枪3*20比赛中,凭借581环的优异成绩直接拿下该项目的奥运冠军!由于她是我国第一名在奥运会上取得女子项目金牌的运动员,不少人也把她叫作奥运会的“第一人”。这个从小就开始射击的女孩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实现了为国争光的伟大目标。

大概是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所以想要在其他领域一展风采,吴小璇在拿到奥运冠军之后,便选择了退役。之后,她曾经回到家乡,在杭州市体育局任处长。值得一提的是,在退役后,吴小璇还找到了与其携手一生的人——他曾经是吴小璇在省队中的队友,如今成为了她的丈夫,他就是唐克令。1986年,吴小璇生下了两人的孩子。1991年,她得到了一个珍贵的公费留学机会,于是吴小璇便远赴美国南加州,在那里学习关于体育管理领域的知识。

不过在毕业之后,吴小璇做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在美国定居。吴小璇在洛杉矶安定下来找到工作之后,便告诉丈夫可以带着不到十岁的儿子搬迁了。于是她的丈夫便带着孩子一起赶往洛杉矶,就这样,三口之家在美国安定了下来。每逢长假,吴小璇也会回到中国对亲人和教练进行探望,不过假期结束后,吴小璇会在第一时间赶回美国,继续幸福的生活。至今为止,她依旧在洛杉矶工作着。而为人低调的吴小璇也并没有对同事和洛杉矶的朋友提及其奥运冠军的身份,直到她担任火炬手时,大家才得知这位看似普通的妇女竟然是中国奥运会的“第一人”。

结语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奥运冠军,吴小璇的确需要承受很多。这其中除了赞美和掌声之外,还有很大的压力。而跑到美国定居,看似是一种抛弃祖国的“背叛”行为,实则也是吴小璇选择放弃奥运冠军身份,开始新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虽然大家对她此举表示不满,但是选择居住在何处属于个人私事,旁人无法过多干涉。其实不止奥运冠军,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大家需要相互体谅,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射击带给她的成就——记奥运冠军吴小璇》

第3个回答  2021-04-07
她就是吴小璇 。吴小璇是我国首个拿到金牌的女奥运冠军,这对国家和吴小璇个人来讲,都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 之后她退役后当上了市体委的处长,但她并不安于现状,她申请了公费出国留学 ,祖国花重金派吴小璇去美国留学, 但她学举家一起出国定居了,这种忘本的人真得让人很是反感。
第4个回答  2021-04-02
名字叫做吴小璇,在大家期待这位人才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时候吴小璇却从国外传来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消息,她竟然选择在国外直接定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