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被人欺负,却不愿意和父母说,我应该怎么鼓励孩子自立?

如题所述

前几天和同事聊天,她说她家大儿子在幼儿园被人欺负了,一开始她发现的时候,她问了孩子,孩子说自己撞伤的,后面又有几次孩子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轻伤,她去找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了解,才知道班上有个小朋友总是在玩耍的时候欺负他。在这中间,孩子一次没有和她说过,她又生气又觉得难过。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可能怕被责骂,不敢说,她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失败,不知道和孩子怎么相处,才能让孩子愿意和他们交流,在外面处理好遇到的事情,遇到不能解决的也能坦率的跟父母沟通。

很多育儿书里都提到,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与我们保持独立,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有一天他们离开我们的时候,能自己独当一面。

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自立的人呢?

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像我同事这个例子,如果一开始发现孩子受伤了,孩子没说实话,马上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说教。这样的话,孩子一方面确实需要我们,因为他们没经验,太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但另一方面,如果放任他们的依赖,他们又会对我们产生敌对情绪。

有的人也许会想:“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直接告诉老师,让老师去处理这个问题,要么直接找上对方的家长让他们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还小,没有经验,他们确实要依赖周围的大人,就应该让大人帮忙处理才对。”

可是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由大人帮他完成了,都听大人的,那怎么可能让孩子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中得到成长?

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人?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我们问孩子雨衣要粉色还是绿色的,鸡蛋要煎着吃还是炒着吃,有些人会觉得这些都是惯着孩子,哪里得由着孩子来选择。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我们给出的每一个可选择的权力,让他们有机会尝试控制自己的生活。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小时候因为不喜欢吃某种菜,经常被大人说这么好吃的菜你怎么不吃,咋这么挑食呢。长大后终于知道大人为什么不挑食,因为他们买菜只买自己喜欢吃的。

孩子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能理解到他们的沮丧和执拗吗?

“这药必须喝完。”

……

我们是否能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让他们选择怎么去做,减少他们的反抗和沮丧情绪。

“看得出来你不太想吃药,但你愿意用滴管滴药还是用这个勺子喂药?”

给孩子选择,我们其实能共同想出大家都能接受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限制孩子。


尊重孩子的努力

我们常常站在我们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做的事情,觉得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都非常简单,还会来一句:“这个很简单的,你自己试一下。”如果做成了,觉得这么“简单”,没成就感;如果没做成,他会很受挫,觉得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

有一次我女儿想要折个纸飞机,我找到个视频给她看,说这个很容易,你自己看一下就会了。结果她没折好,有点生气地跟我说:“这么难,我不会。”

其实,如果我换个说法,“这个可能有点难。”或者“这个看起来也不容易。”她就会主动要求自己先试一下,如果她完成了,就会很开心地跟我炫耀她很厉害,就算失败了,她也确实感受到这个挺难的。这时候,我就可以给她一些提示或者示范给她看,但不是直接帮她做好。


不问太多问题

有些家长经常会问孩子:“你又跑哪去了?”“出去干嘛?” 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不愿意回答,或者直接说:“没去哪。”“不干嘛。”“别烦我。”

那难道我们就不能过问孩子的事情了吗?不是的。关键是你得注意你问的这些问题后面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不狂轰乱炸的问孩子一堆问题,而是在他想说的时候,

认真听,他们会更愿意主动和我们说。


别急着告诉答案

有次回家,我女儿问我:“弟弟为什么老是哭?”“弟弟为什么总是爱捣蛋?”额,有时候我只有这个反应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在我想怎么解释一下弟弟的种种现象的时候,她又说了一堆她自己认为的原因。

其实孩子问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时,她有时并不一定非得需要你回答,你也不用急于给孩子答案,我们可以试着把他们的问题再反问回去,让他们自己想想看,孩子能积极观察、思考,我们也能从他们的思考结果更多的去了解到我们的孩子。

“你觉得弟弟为什么会哭呢?”

“那你觉得弟弟这样做对不对呢?”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减轻孩子对家族的依赖,告诉他外界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在外面不是只有一个人,在你需要的时候,总能找到帮助。

交警会告诉孩子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医生会告诉吃垃圾食品的危害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不只是能从父母这里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


不要放弃希望

生活的很多乐趣来自梦想、期待,让他们对实现梦想有期待,他们才会拥有可能实现梦想的人生经历。


写在最后,

我女儿今年5岁,喜欢画画,最喜欢画我戴着眼镜的样子,但是她画出来的我,一言难尽。每次当她画完了我的“肖像画”后,就会很开心的告诉这是“妈妈”,这是你的眼镜,这是你的头发,这是你的脚……也许将来她会成为一位“抽象派画家”,也许她继承我的衣钵做一名老师,不管未来如何,我都希望她永远保持这种欢喜的心情,记住这份愉悦,慢慢长成一个自信、勇敢、自立、阳光的姑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8
我家孩子内向,被欺负了也不说,回来会不开心,我从他每次状态能看出来他遇到了事情。然后先跟老师沟通,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再去慢慢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这个时候不要去责备孩子,也不要去分析道理,孩子听不进去,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从别的事情着手,多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吧。
第2个回答  2021-05-08
可以告诉孩子:每个小朋友都是平等的,都不能欺负对方,如果自己被欺负了一定要告诉父母,这种错误的行为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也会教育其改正的。
第3个回答  2021-05-08
放弃大包大揽的恶习,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我们经常性的把孩子自己的事情包揽过来,代替他们完成,总感觉是在“爱”他们。实际上,我们剥夺了太多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经历、自己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养成了懒惰、依赖、没主见、不思考的不良习惯。大胆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给他们动手经历的机会,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不断的惊喜。
第4个回答  2021-05-08
我认为这个时候还是要及时的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让孩子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努力,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助孩子去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