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断句规律

如题所述

小学语文断句的规律
1. 意群停顿
句子可以按照它的意思和结构分成小段,这样的小段就叫做意群。
在说话和朗读时,意群的作用是:如果感到句子很长,一口气说不下来,可以在意群和意群之间有一个很短的停顿(换气)。正确的停顿应该在意群和意群之间。同一个意群内不应停顿。
意群之间的停顿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可停顿也可不停顿,可多停顿也可少停顿。
2. 句中上升
在一个长句子中,如果有许多重读音节,按照降调的规律,应该逐个递降。但由于重读音节很多,声音会越来越低,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会感到不舒服,听起来会很单调,说到最后嗓音会低不下去。
因此,我们可以在句子中间选择任何一个你认为重要的重读音节,将嗓音提高,好像又开始了一个从高到低的递降过程。我们把每一个从高到低的递降过程的语调组合叫语调群。句中某个音节上升的现象叫做句中上升。
只有一个从高到低的语调群,听起来比较单调。
有一个句中上升,因此就有了两个从高到低的语调群。听起来比较生动。
在生活语言中,把长句子分成几个语调群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也就是说,句中上升是常有的现象。有时想要把句中某个字说的夸张一些,甚至可以把句中上升读得比第一个重读音节还要高。对于我们初学者,学习句中上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单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1. 意群停顿

句子可以按照它的意思和结构分成小段,这样的小段就叫做意群。

在说话和朗读时,意群的作用是:如果感到句子很长,一口气说不下来,可以在意群和意群之间有一个很短的停顿(换气)。正确的停顿应该在意群和意群之间。同一个意群内不应停顿。

语文长句停顿方法

意群之间的停顿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可停顿也可不停顿,可多停顿也可少停顿。

2. 句中上升

在一个长句子中,如果有许多重读音节,按照降调的规律,应该逐个递降。但由于重读音节很多,声音会越来越低,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会感到不舒服,听起来会很单调,说到最后嗓音会低不下去。

因此,我们可以在句子中间选择任何一个你认为重要的重读音节,将嗓音提高,好像又开始了一个从高到低的递降过程。我们把每一个从高到低的递降过程的语调组合叫语调群。句中某个音节上升的现象叫做句中上升。

只有一个从高到低的语调群,听起来比较单调。

有一个句中上升,因此就有了两个从高到低的语调群。听起来比较生动。
第2个回答  2020-10-13
要分清楚主语,动词,名词这几个词的联系,才能够正确的断句
第3个回答  2020-10-13
我觉得断句规律一般,他都是形成的一个整体的句子,然后进行判断
第4个回答  2020-10-13
这个语文的断句需要一个技巧,就像文言文一样,把主谓宾分开,或者是一个词语的句,一个字断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