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如何

如题所述

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中国特殊教育发展趋势也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国家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许多地方的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得很快。但是,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各个地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就必须真正的让残疾人享受到和谐、平等的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推动和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就是要开展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力度。

特殊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与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相关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

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标志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活动,普通教育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残疾也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自然现象,但特殊教育的产生却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古代社会,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勉强维持人类的生存,在这样的社会里,特殊儿童就连生存的机会都不一定能得到保障,更谈不上受教育的权利问题。

只有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医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残疾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也更科学、更理智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关注这一特殊人群的发展问题,这时特殊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重视。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也越是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际上在评估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否发达时,要看他们的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而看这个国家是否真正达到了义务教育的目标,则要看他们的特殊教育是否已经形成体系,多数的残疾人是否受教育。

因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去关注社会各个方面对我们自身生存发展的影响,所以说,特殊教育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也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权利和成果。尽管没有不同历史时期普遍适用的固定不变的公平标准,但公平始终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方向,舍此便没有社会生活的平衡、和谐和稳定”。早在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就提出了“应当给一切人以受教育的充分而平等的机会”的工作目标。20世纪中期以来,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能否给予特殊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也成了一个国家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关注每一个特殊儿童,给予每一个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