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下颌肌肉应当如何锻炼

如题所述

下颚骨是所有口部肌肉运动的基础,没有稳定的下颚骨,就没有稳定的唇部运动。没有稳定的下颚骨和双唇控制,就不能保证灵活的舌运动。可见,下颚骨在整个口肌运动和发音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常有家长问我,虽然我的宝宝可以咬咬牙胶了,但下颚骨不能持续保持在某个开位,那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需要选择下颚骨分级调控咬牙胶棒来进行分级调控。

下颚骨分级调控咬牙胶棒又称排棒,它有一对,每串六支,共十二支,厚度逐渐增加。其中,2、3号默认为发单韵母i音时下颚骨的打开位置,4、5号默认为发单韵母e音时下颚骨的打开位置,6、7号默认为发单韵母a音时下颚骨的打开位置。

口肌治疗技术讲究的是对口部肌肉的定位原理,即口部肌肉能在一定位置维持一段时长,且能够自如变换。所以,对下颚骨的位置进行灵活转换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能够流利的切换单韵母,aiu aei iua eia等各类组合。

我们可以利用排棒帮助孩子找到精准的下颚骨的不同开位,然后进行转换学习。这样,对于孩子日后学习其他发音也是相当有益的。当然,排棒的基础用法是锻炼下颚骨的耐力和稳定性:进行双侧的对抗性咬合及横置的对抗性咬合,并尽量坚持15s以上。如果该能力水平不能达到,则先进行单侧咬合,由自然咬合过渡到对抗性咬合。横置咬合时,要求儿童门牙中线是对齐的,且嘴唇要龇开,同时锻炼到儿童的双唇力量。

只有耐力、稳定、维持三个特性都达到要求的标准,儿童的下颚骨运动才会更加灵活。对于大部分言语发育迟缓或构音障碍的儿童,下颚骨分级调控咬牙胶棒是必备的口肌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