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含水层保护区划分及保护对策

如题所述

一、岩溶含水层保护区分区结果

岩溶水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往往会诱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产生,而开口型岩溶裂隙及已产生的岩溶塌陷坑等为地表污水的入渗通道,成为十里泉域岩溶水系统污染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本区水源地主要分布在系统岩溶水排泄区,岩溶强烈发育、含水层厚度大、覆盖土层薄,岩溶水开采区成为岩溶塌陷严重发生区。开展以水源地(排泄区)为核心的岩溶塌陷区的水资源保护是本系统水量保护的核心。

根据上节对枣庄十里泉域岩溶水系统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结果,将岩溶含水层划分出三级保护区(图9-4)。

图9-4 十里泉域岩溶水系统基于岩溶塌陷的含水层水量保护区分区图

1.Ⅰ级塌陷保护区

主要分布在十里泉水源地、丁庄-东王庄水源地和渴口水源地的集中开采区,面积17.56km2。该区岩溶塌陷风险性高,地下水活动强烈。十里泉水源地位于峄城大沙河齐村支流的下游,该河汇集了市驻地西部和十里泉工业区的全部生活污水及工业污废水,而十里泉地区第四系土层较薄、开口型裂隙岩溶及已产生的岩溶塌陷等为地表污水的入渗创造了条件。该区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加速了地表污水的下渗,加重了岩溶水的污染程度。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丁庄-东王庄水源地和渴口水源地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加速了地表污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加重了污染程度。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细菌类指数上升,离子含量增高,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持续升高。

2.Ⅱ级塌陷保护区

主要分布在十里泉水源地和丁庄-东王庄水源地的集中开采区的外围部分,面积为32.94km2

十里泉、丁庄-东王庄两水源地边界范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较小规模岩溶塌陷,受地下水超采的影响,岩溶地下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需加强保护防治。

3.Ⅲ级塌陷保护区

为十里泉域岩溶水系统的其他地区,总面积为591.31km2。作为典型岩溶区的一部分,特殊的岩溶发育条件和水环境决定了其水资源保护都应得到重视。

二、岩溶水保护对策

枣庄十里泉域岩溶水资源保护应坚持“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的方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合理开发新水源,适当引用客水资源。以开发地表水为主,适度开采地下水。按照水资源的实际供应能力,引导和调控水资源需求,建设节水型城市。坚持把城市供水安全放在首位。统筹考虑水资源保护、开发等各项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形成优水优用、一水多用的水循环体系。

2)重视地下水源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水源水质,做好十里泉、丁庄、渴口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地下水取水井和水厂周围,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划定地下水源保护区,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多途径涵养地下水,有计划地进行地下水回灌。加强对农灌用水、景观用水、工业用水等非饮用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保护,保证非饮用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能够满足对应功能的水质要求。针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生态现状,进行生态修复、生态工程建设,以加强生态保护,提高保护区内自然净化能力,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和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加强环境事故风险的防范能力,避免或防止饮用水源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的用水安全。

3)加快重点治污项目的建设步伐,全面实施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峄城沙河等主要河流的截污导流工程。按照新颁布的山东省南水北调污水排放标准,依法对超标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确保工业企业污染物的全面达标排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监管。在抓好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同时,建设新污水处理厂。突出流域污染治理,确保水环境安全。完成出境河流截、蓄、导、用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实现所有河流水体变清,保证出境河流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4)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在核实已有监测点分布现状的前提下,彻底查清已有监测点的位置、观测目的、观测质量等,分析研究监测点分布及监测目的等的合理性。对现有监测井点分布、监测质量、控制区域、分布密度等进行检查,重点分析研究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针对重大水源地及新增大中型水源地、泉水区及地热区、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地区,依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监测点优化调整及修复建设方案。

5)实行浅井分散开采,增源开采。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地段,地下水分布较为均匀,水位埋藏较浅,地表水系发育。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应以浅井分散开采为主,井深不宜大于60m,井距大于500m为宜。建议修建拦水坝等地面工程,增加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增加地下水可开采量。采取变集中为分散的化整为零增源措施,使地下水资源大幅度增加,还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建议在水源地上游低山丘陵区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实施蓄水工程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涵养水源,增加地下水补给。下游山间平原覆盖型汇集区,采取专门水文地质措施,增加开采,扩大地下库容,增加丰水期的补给量,充分发挥储存量的调节能力,修建拦水坝,阻截地表水,增加对岩溶水的渗漏补给。

6)贯彻实施新水法,做到依法管水治水。城市建设应按照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节水措施。在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禁新上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关、停浪费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建设企业内部水循环系统,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设备,提高各种用水效率;加快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提高污水资源化率;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工作,增强城市居民的水患意识和水法制观念,提倡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