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价究竟是在让谁去跳楼?

如题所述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大多数人平日里都忙于工作,只有在节假日时才有时间购物,添置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而精明的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些赚钱的良机,于是诸多的打折促销活动便会在假日里密集发动。而且这些商家绝大多数是以价格为武器,大打降价战,其中能“雷”到消费者的就数“跳楼价”了。

看到商家们贴出这样一个广告牌,很多消费者都忍不住会驻足观望,同时怀揣着在店主“跳楼”的同时,自己能够得到大实惠的心理,走入这些商店。不能否定,“跳楼价”对于想用较低的钱买到较大价值的商品的消费者而言的确很有吸引力,可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商家真的甘愿做一个傻子,做赔本的买卖吗?然后去跳楼吗?这可能吗?这所谓的“跳楼价”究竟是在让谁去跳楼呢?

有一位女消费者在某大型商场的皮草专卖店,看见“跳楼价”后,花一千元购买了一件打了2折的皮衣,自认为拣了个大便宜,很高兴。可回来后经家人仔细检查,发现这件皮衣质量有很大问题,于是她立即返回商场要求退货。然而,该商场负责人坚决拒绝退货,理由就是店里海报清楚写着“特价商品,已经声明不退不换”。

女消费者自然不罢休,于是,引发了一场消费纠纷。久经波折,虽说最后她打赢了官司,但也身心俱疲,根本高兴不起来,心中万分后悔轻易相信了那个“跳楼价”,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真正质量好的商品是不可能低价卖出的,即便它已经过时,商家还是不会把它当次品出售的,否则他们宁愿留给自己。

事实上,皮衣事件的错不仅仅在于皮草商家,因为他们已经声明了打折商品不退货。所以,导致皮衣事件产生的因素,除了商家的夸张“跳楼价”,还有消费者爱占小便宜的消费心理。

实际上,很多商家在打出“跳楼价”时通常也会事先告知消费者,这些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甚至都不出发票。甚至有的商场在出售打折商品时,干脆直接在发票上标出“售出商品,概不退还”的字样。即使如此,消费者们还是为了一点小便宜而忽略售后服务,因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买到残货的可能性小,和自己省的钱相比,还是买了更划算,然后事实上,标有“跳楼价”的商品,真能让商家去跳楼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商家的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的。固定成本是相对于变动成本来说的,指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并能保持不变的成本(也可以认为是基础成本)。变动成本则与固定成本相反,是指成本的总额随着生产或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

这两种成本构成了生产商品所需的总成本,而每件商品平均摊到的总成本就是平均总成本,而它比消费者认为的成本要低得多。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过了平均总成本,商家就能获利。而商家恰恰就是通过精心计算,使打折之后的价格仍然能够高过平均总成本,而销量的增加,甚至可以使他们获得比平时更高的利润。

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许多商家为吸引顾客,显示自己降价幅度最大,让消费者得到的实惠最多,往往打出最引人注目的营销口号,尤其是“跳楼价”。这种营销口号几乎天天充斥于市场,且大有不断泛滥、蔓延之势。当消费者看到那些其他商场原本成百上千元的家电商品,因实行“跳楼价”出售一下子降价几十甚至几百元时,消费者闻到了商家竞争的“血腥味”,同时也把手伸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这样消费者就顺理成章地买了商家的产品,可是这样真的能够买到“跳楼价”的商品吗?能够获得商家让出的利润吗?

事实证明很难,因为商家在打出“跳楼价”之前,提前将商品的标价提高一倍甚至几倍,然后再用“跳楼价”的烟幕弹来迷惑消费者。实质上,这正是商家玩弄的明降暗升,从中谋取丰厚利润的把戏。而当消费者买回这些商品时麻烦就来了:一,不退货;二,没有售后服务,一旦商品出问题,那么消费者只能自己出钱去修,可是昂贵的维修费又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修又不值当,不修又不能正常使用,这样以来,消费者就等于用钱买了一个大麻烦,到最后自己便会郁闷得想跳楼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