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钱币有些不同的称呼,古代人称钱为什么?

如题所述

古代钱币称为:刀币、元宝、交子、银票、贝币、铲币

1、刀币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种类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状,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潭邦刀、针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铸造过刀币。

2、元宝

元宝是古代的一种货币,由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一般白银居多,黄金稀见。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最早是用于唐肃宗时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

3、交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一。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经过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4、银票

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中国银票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

5、贝币

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早在夏代末年,贝可能已经成为交换媒介。

6、铲币

铲币:亦称布币,商周时期的青铜铸币。铲币可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种类型。由于“钱”用途广、体小携带方便,被人们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市场流通使用,后来演变成货币。铸行于黄河中游农业发达的周、晋(韩、赵、魏)、纪、郑、宋等地,燕、楚二国亦有铸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你好,古人对钱币有很多的称呼,比如说孔方兄,阿堵物,青蚨等等。
第2个回答  2019-10-17
泉:钱币的古称
朋:贝币的计量单位 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钱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歪解
第3个回答  2019-09-22
秦之前有刀币布币铲币等,后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又叫通宝币,民间戏称孔方兄
第4个回答  2019-09-22
银票,交子,通宝,银子,金子,金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