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小学高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小学高级教授是中等职称

中学职称一般有中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高级职称、副教授级)、特级(一种荣誉);

小学职称一般有小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其中的相当于中级职称。

扩展资料:

中级职称,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其他指的是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三年以上。

参考资料:小学高级教师-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小学高级教师,教师职称名,级别略高于中学一级教师,简称“小高”。

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1、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胜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能够指导所教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2)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等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任教师的1/2。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

教学基本功扎实,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传授正确完整,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法灵活,演示熟练,图示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分析透彻,教学效果良好(其中至少1年为优秀),符合评估标准要求。

(3)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书育人,将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渗透于教学之中,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4)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能撰写有一定水平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改实验报告。

2、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业绩

城市学校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条以上(破格申报人员具备4条以上),其中1、2、3条中须具备1条以上:

(1)讲授过县、区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省、市属重点高中教师讲授过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2次以上。

(2)在CN刊物上独立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交流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

(3)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成绩显著,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县、区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中获奖,同时本人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

(4)教师节期间,获得县、区以上政府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5)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某一方面成绩突出,受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6)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所带班级被评为县、区以上文明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扩展资料

1.在小学教师人群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年龄35—45岁的占大多数,而这一年龄是教师教学生涯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的高级教师,若能发挥其应有的“领雁”作用,将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已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的思想,认为自己年龄偏大,评上了高级职称待遇也就到头了,以给年轻人一些施展才能的舞台为借口,推托或拒绝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没有起到应有的“领雁”作用。

2.随着农村学校规模缩小,教师向城区流动成为常态,高级教师也就相对集中到城区,留在农村的师资力量在削弱。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使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小学高级教师应多担当一些责任、有所作为,为教育教学事业起“领雁”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学高级教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小学高级教师是教师职称名,级别略高于中学一级教师,简称“小高”。

中学职称一般有中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高级职称、副教授级)、特级(一种荣誉);小学职称一般有小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相当于中级职称)、特级(高级职称)。

随着农村学校规模缩小,教师向城区流动成为常态,高级教师也就相对集中到城区,留在农村的师资力量在削弱。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使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小学高级教师应多担当一些责任、有所作为,为教育教学事业起“领雁”作用。

扩展资料:

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胜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能够指导所教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2)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等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任教师的1/2。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

教学基本功扎实,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传授正确完整,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法灵活,演示熟练,图示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分析透彻,教学效果良好(其中至少1年为优秀),符合评估标准要求。

(3)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书育人,将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渗透于教学之中,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4)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能撰写有一定水平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改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高级教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18
中学职称一般有中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高级职称、副教授级)、特级(一种荣誉);小学职称一般有小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相当于中级职称)、特级(高级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是教师职称名,级别略高于中学一级教师,简称“小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14
小学高级相当于中级,是中学一级。 教师职称等级小学的分为:小教二、小教一、小教高(中级) 中学分为:中三、中二、中一(中级)、中教高(高级)
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李婧) 近期,人民网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特别节目《未来十年面对面―贯彻全教会精神 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系列访谈。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在访谈中建议,中小学教师的职务制度的改革,设置正高级的职称。
管培俊在访谈中介绍,原来小学的高级教师就是中级职称,意味着一个小学教师无论多么优秀,工作再努力,也只能有中级职称。中小学教师的职务制度的改革,设置正高级的职务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行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