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旅居大唐的国际友人们是如何在陌生的长安城谋生的?

如题所述

有人说唐朝的中国,是没有种族歧视的,是四海归心的,是开放的,民族大团结的。 实际上唐朝的种族歧视,是异常严重的,可以说类似于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唐朝对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叫胡人,分为四等,最上等的都是使臣,当然唐朝为了表达自己上都的身份,都是尊待有加。而在唐朝谋生的外国人的生活呢?

唐朝和南非一样,限制外国人生活在特定地区,如果开设店面也不能开设在唐人(汉人)区周边。唐朝严格禁止外国人模仿成为唐人,即不能穿唐人的衣服和冒充自己是唐人,一旦发现,轻则可被鞭刑,重则会被抓入大狱流放成为奴隶。

唐朝尽管不是什么奴隶社会,但对外国人却可以实施奴隶制度,有白奴和黄奴之分,这也使唐朝成为奴隶贩卖非常盛行的国度。 唐朝时,外国人一旦和唐人发生争执,先不论对错,一律先是外国人受到严厉惩处,如果大唐汉人杀了外国人,只要不是外国使节,一般也只是罚几百钱了事。

唐朝严禁外国人和唐人通婚,一旦发现唐人的宗族可能会实施非常残忍的私刑,所生的孩子往往会被卖给其他唐人做奴隶,勾引汉族女子的外国人,也极有可能被秘密的杀死。唐朝政府对此完全视而不见。

唐朝表面上行民族开化之道,却对外国人控制的极其严格。外国人在唐朝民间的地位之低下,美国的种族歧视充其量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而当时唐朝因为实在太过强盛繁荣,就算外国人遭受歧视,仍然挡不住大量的外国人偷渡唐朝,唐朝的边关法案因此特别的严格,一旦抓获偷渡的外国人,可不是现代这样好好的关押起来,再遣送回去,而是直接拉去做苦役,直到折磨致死。

外国人在唐朝长期居住,难度比获得美国绿卡更大。唐朝专门有部门管理长期在唐朝居住的外国人,行为野蛮,赋税良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由于大唐的开放政策,吸引大量西域胡人到长安旅居游玩,其中更不乏天竺或波斯人,而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们,自然也需要一处落脚地,
第2个回答  2019-10-08
历史上,旅居大唐的国际友人们是逐渐适应异国的风情 然后开始跟着当地的人民生活。
第3个回答  2019-10-14
因为来长安城的大部分都是有钱的人,所以他们不愁来到陌生城市
第4个回答  2019-10-08
一般来说,住在长安城的外国人都是比较有钱的,有钱住在哪里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