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什么是理想中的文学批评

如题所述

什么是理想中的文学批评

作者:刘  琼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任何批评文本的写作,样式上虽不应有规约,但从接受效果来说,办报办刊者一定有所期待,这个期待也许就是理想。
理想的文学批评,在我的期待中,是“言之有物”。主编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以来,在版面上“编者按”、“开栏的话”里我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言之有物”。大而无当、空洞无物实乃编辑心头大患也,尤其是评论文章。文学批评言之有物的“物”,至少包括观点表达、立场判断、问题意识。这三者中,观点表达和立场判断是基本价值,问题意识是深层价值。批评的理论和方法林林总总,批评的对象可宏观可具象,文章篇幅可长可短,表达方式可理性可感性,但均需“挟目的而来”,有所表达,有所判断,有所疑问。如果没有这种“目的”,批评行为的存在合法性就会被质疑。
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探讨理想的文学批评应该“有什么物”,“怎么有物”。
关于文学批评,最近有三位先生的谈论引起我的兴趣。
一位是陈晓明先生。他在华中科技大学以《小说的视点、历史与抒情》为题住校讲课时说:“我认为文学批评是整合这个时代人文知识的一种方法,因此我在理解文学作品时,会调动人文知识的各个方面来进入作品,这是我接近文学作品的一种方式。”
一位是吴亮先生。他在《批评,请保卫你的成见》 一文中说:“批评的永恒起源就是初次相遇,和作品相遇,相信第一眼的感觉,并且不断怀疑它,恍恍惚惚中想办法唤起你的回忆,久远的、遗忘的、陌生的,让它们融为一炉。”
还有一位是陈思和先生。他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认为批评只是对作品的评论,这样的话,批评永远是第二性的,我认为一个好的批评家,他只是借着批评的文本说话,好的批评一定是主体性很强的批评,不只是解读作品,它通过解读作品传达出他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文学艺术整体的看法。”
尽管三位的表述各有侧重,但对于批评是批评主体的“整体”认知和感受表达这一主张,都非常明晰。他们的主张,让我对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看法更有信心了:理想的文学批评一定是一次充分的表达,表达首先面向读者,其次才是作家。一次成功的批评行为一定有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一定是在有意识地培养李敬泽先生说的“理想读者”或理想受众,在社会较大的层面产生影响,而不只是面向个别的作品或作家。更细致地说,理想的文学批评是在批评主体的逻辑思维驱动下,从审美感受出发,用理论、知识和经验说服受众,赢取信任,影响和丰富受众的审美习惯,并藉由受众审美经验的改变,影响整个受众层面对于文学创作的期待,最终影响文学创作主体和作品终端。
《推销员之死》舞台版在美国百老汇首演当晚,编剧阿瑟·米勒辗转难眠、惴惴不安,直到第二天中午看到 《纽约时报》关于该剧的评论时,他才松了口气。这是批评的理想状态。许多人用这个故事佐证《纽约时报》的权威。这个故事同时策略地告诉我们,批评作为一种公器时应当怎么建立权威。基于作品研究的“独立判断”,是我能够想到的第一个词语。但是,在建立批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时,批评的独立性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建立在专业学养之上的独立判断才能获得较多的认同,才有权威。批评的专业性是确保批评权威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专业性不是技术性,那种用一种批评的理论范式来解读和剖析文学作品和现象的批评,还处在批评的低级阶段。高级的文学批评是学识批评,理论隐身,化为识见,化为练达有趣的文字。
理想的文学批评告诉人们对于批评对象的真实感知,告诉人们什么是有价值的、可行的,在参与文学世界的构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一篇理想的文学批评文章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用学识看文学,一是面向自己的时代,一是远离低级趣味。
“感觉”和“感受力”对于批评主体特别珍贵、重要,感觉和感受力看似是先验的,其实是可以训练的,因为感觉和感受力的好坏最终基于主体的学识和审美对象的“相遇”。而学识是后天训练和修养的成果,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并能融会贯通,认识自然会提高。具体到文学批评,自然会有所发现,会提出问题,提供见解,从这个角度,我倾向于认为读书要杂,兴趣要广,才能做好文学批评,以及艺术批评。问题意识,是文学批评进入文学研究层面的标志,这样的文学批评才对文学世界发挥建设性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2014年1月18日以来,我们在版面上开设了“文学观象”等专栏,力图对文学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有批评理想并有行动力,《新批评》坚持至今,收获了光荣。至于我自己,蒙 《文学报》 诸位编辑同仁的错爱,《〈瞻对〉:非虚构的尴尬和力量》这篇文章获得“第四届新批评优秀评论奖”———我理解是大家借此鼓励我少偷懒多写作,但距离理想的文学批评还很遥远。且让理想的文学批评成为努力的一个方向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9
能互相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