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事上用什么轮胎,看看比赛上下来轮胎,就知道

如题所述

1赛车的轮胎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干地胎和湿地胎。其中干地胎有5种,湿地胎有2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天气状况、赛道特性、还有车队战术。下面我们先从干地胎开始介绍。

对于四种干胎而言,可以简单直观地这样理解:

轮胎越软,其抓地力越大,磨损越快

轮胎越硬,其抓地力差些,但耐磨用得久

这就带来使用场景的差异:

在低速、多弯、路面滑的地方,比如摩纳哥街道赛,软胎更适合

在高速、弯少,路面粗糙的地方,比如意大利蒙扎,硬胎更适合

1.超软胎(红色)

超软胎的特性是升温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合适的胎温和最佳的抓地表现。但是超软胎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因为它比较适合慢速多弯的赛道,比如摩纳哥站和匈牙利站。

2.软胎(黄色)

软胎的工作范围很大,适用于多种条件与环境的赛道,所以它也是整个赛季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轮胎。

PS:这是一款工作范围较大的轮胎配方,可以在大多数的正赛上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3.中性胎(白色)

这款轮胎是所有轮胎中表现最平衡的,完美兼顾了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它的通用性很强。但是中性胎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小,一般车队在温度要求比较低的赛道才会启用中性胎。

PS:这是一款工作范围相对较窄的轮胎,最能发挥其特点的是高速,高温高能量负荷的赛道。这是倍耐力F1赛胎系列中最硬的配方,为对轮胎有最高能量负荷调整的赛道设计,这些赛道有着高速转角和粗粝的表面,通常地表温度也较高。

4.硬胎(橙色)

硬胎是在2013赛季的时候,把颜色从银色变成了醒目的橙色。同时,相比于之前的硬胎来说,今年的硬胎还要稍软些。硬胎比较适用于温度需求更高的赛道。

PS:这是一款工作范围较大的轮胎配方,也是可供F1赛车行驶距离最长(干燥)的轮胎。如果在干燥的条件下,车队想要冒险进行少停策略则往往会选择橙色标记的硬胎。

5.极软胎(紫色)

极软胎是这个赛季倍耐力推出的一款全新轮胎配方,这款轮胎比超软胎还要软,抓地力更强。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跑出更快的圈速,但是磨损也是最快的。车队一般会将极软胎放到排位赛用来刷圈速使用。

PS:轮胎涂装紫色是倍耐力创新的社交媒体投票结果(果然网友好眼光),大量粉丝将投给了他们喜欢的紫色。

6.湿地胎(绿色)

湿地胎就不是光头胎了,而是有较浅的轮胎纹路,用于提高排水性。赛车全速行驶中每秒排水量约为25升。但是湿地胎是适用于赛道湿滑但是没有积水的情况。

PS:它可以在潮湿或半干的赛道上使用,比如说下小雨等天气。这种轮胎的出现往往会将比赛带入一种感官的刺激节奏中去。

7.全雨胎(蓝色)

蓝色雨胎与绿色的湿地胎一样,都带有轮胎纹路,不过全雨胎的纹路更深,有点像我们民用胎的纹路。但是全雨胎的排水性非常好,在赛车以300km/h的速度行驶时,全雨胎具有每秒排出65升水的能力。今年最新版本的Cinturato全雨胎也能在赛道由湿变干的过程中使用,耐久性更强。

PS:这种全雨胎也叫作大雨胎,它拥有着所有轮胎中最慢的圈速(这不废话么!),被使用的几率很低,因为如果遇上特大暴雨,比赛就会暂停。如果非要使用,那整场的比赛就会像赛车巡场一般无聊!

8.F1轮胎寿命

虽然F1轮胎和民用轮胎在技术发展和制造流程上有一些交集,但从本质上来说,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产品。民用轮胎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耐用性,通常一套轮胎可以达到4-6万公里以上的寿命。而一套F1的轮胎的寿命最多不会超过200公里,因为车队会在它们性能下降之前就将其更换了。

赛车轮胎的设计通常采用柔软的橡胶配方以确保最大的抓地力,不过使用偏软的配方也会使轮胎磨损得很快。所有的轮胎在高温下才可以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F1使用的轮胎,最佳工作温度通常在90℃~110℃之间。如果轮胎达不到这样的温度,抓地力就会减弱,容易发生打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车队工作人员会把轮胎包进暖胎毯里,尽量使轮胎保持工作温度。

每站比赛结束的时候,车队都会让车手尽可能的用轮胎去多沾一些赛道上的橡胶颗粒。因为F1比赛中规定,在赛后每辆车和车手都要接受赛会承重,每辆车加上车手的重量必须达到605kg,否则成绩会被取消。随着比赛中油量的减少,或者赛车如果有部件在比赛中脱落,这时重量可能就不到605kg。这时如果轮胎沾一点橡胶,就可以增加1-2kg的重量,防止成绩被取消。

如今的F1虽然观赏性不如V8和V10发动机的那个年代强了,限制和规则也越来越多,比如,发动机减到了6缸、取消了进站加油、升高了尾翼。这些对车迷来讲都不算是好事。但起码他们还没有取消进站换胎。而换胎的选择与更换也是最耐人寻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