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

如题所述

首先需要明确,宅基地并非村民个人所有,而是村集体所有,这是基本的土地制度;

其次,根据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流转仅限于村集体内部的流转,即受让人也要是同村人才可以;
再次,根据宅基地取得程序,转让行为应经村委会同意,报乡政府土地部门批准备案,应进行物权登记;转让应进行公示,私下转让会造成违反《土地管理法》“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规定,后果是少数人拥有多处宅基地,而其他成员在没有宅基地的情况下只能去挤占耕地;
注意的是,《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四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综上,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需区别对待:对农村村民之间的转让各地可以根据情况有条件的允许,但需完善相关的登记、公示制度以保护各方利益。而对于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城市居民的行为则应严格禁止。认定买卖合同无效,不应受到法律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土地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国家给予群众一些处置宅基地的权利未尝不可,但是依法使用宅基地的原则立场不能变,政府审批、批准的大权不能撒,应该牢牢把握住,政府应该及时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行使权利,违法的举动一露头立即阻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06

农村许多闲置宅基地,你家在农村有吗?能不能买卖?听专家怎么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