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赤潮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摄氏度,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盐度在26至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至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

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

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

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

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自然因素也是引发赤潮的重要原因,赤潮多发除了人为原因外,还与纬度位置、季节、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自然因素有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