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提倡使用公筷?

如题所述

提倡使用公筷这是一种很文明的举措。因为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保护大家的健康,

而且也是一种相对卫生文明的方式,所以推广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希望我们每人都能够遵守这项举措。

在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人体携带的一些细菌会通过筷子传播到菜品上,而且菜品之间也会交叉污染。

比如夹了凉拌菜,又夹热菜,就会把凉拌菜上的细菌转移到熟食的菜品上,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使用公筷,这样可以避免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互相传播,让我们吃得更加安心。

所以使用公筷既能避免细菌之间的相互传播,还可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1
如何看待提倡使用公筷?我个人觉得提倡使用公筷是一个很好的决策。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而且使用公筷可以减少浪费、文明餐饮。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第2个回答  2021-08-01
我觉得提倡使用公筷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
因为不管是在家里面吃饭还是在外面聚餐,如果使用公筷的话,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吃饭比较卫生,一点对大家健康都有好处,所以我特别支持提倡使用公筷。
第3个回答  2021-08-01
使用公筷、公勺。得益于疫情的倒逼,这些倡议受到较多关注,并且在不少地方有效践行。不只是餐桌上的文明,还有公共场所的文明、旅游文明、遵守疫情监控举措以及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等等,都被加以强调。同样是得益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这些文明倡议得到了较多呼应。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被摆上了公共文明“大桌面”的“小细节”,能否随着疫情态势的向好而不再被遗忘?某种程度上,疫情防控恰是一次提升公共文明的有利契机,值得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借机凝聚共识、祭出有力行动。

倡议公筷行动,小事不小。从之前公布的疫情案例可知,多起病例源于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普遍流行的“共食制”,为病毒传播制造了机会。因此,北京、上海、杭州、温州、衢州、嘉兴多地都发出了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纷纷打响“舌尖上的防疫战”。从这段时间大家的支持率和实施效果上看都相当不错。不止可以防范新冠肺炎病毒,科学文明的餐桌礼仪还可以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疱疹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饮食量、均衡营养。

其实“分餐用公筷”的倡议一直都存在,早在1993年,中国烹饪协会就多次向全国餐饮业提出“分餐制”改革。但在现实中,收效并不明显。推行难,主要是因为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合餐观念。笔者有一次和朋友聚餐,因为身患感冒,主动提出使用公筷,却被朋友们吐槽“太见外”。

观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过普及知识、宣教利害来逐渐实现。上世纪初,某知名大学的校训中就有一条:不随地吐痰。为何?随地吐痰,古已有之,早成习惯。写进校训之中,无疑将科学常识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倡导文明科学就餐,不仅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之举,更应持续固化为全民共识、自觉习惯。
第4个回答  2021-08-01
如何看待提倡使用公筷?我个人觉得提倡使用公筷是一个很好的决策。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而且使用公筷可以减少浪费、文明餐饮。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