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是如何从小混混逆袭到军统大老板的?

如题所述

大名鼎鼎的国民党军统教父戴笠,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谁能想到他早年却一事无成,在上海滩没有混出个人样。他曾加入黑社会帮派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流氓。

就像现在许多人对周围那些浪迹街头的无业小混混的态度一样,当时戴笠身边的人也都瞧不起他,认为他是个loser。

那么,他后来是如何从一个街头小混混逆袭成为了国民党的军统司令的呢?



戴笠生于1897年,原名叫戴春风。是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的保安乡人。他在被蒋介石启用之前没有做成功一件事,他年轻的时候混迹上海无家可归,只好睡到表哥家客厅,经常被表嫂各种嫌弃。

戴笠早年加入过青帮,和杜月笙有过八拜之交,不过终究还是一个混混。



戴笠后来去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次面试没通过后,他就决定改名叫戴笠了。伴随着名字的改变,他的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不再赌博,不再外向和活泼,开始内敛、沉稳、深思熟虑,这个叫戴笠的人再也不是以前的戴春风了。



后来他终于进了黄埔军校,然而他进黄埔军校并没有能改变他的命运,因为在他上学的那会儿,蒋介石已经把前几期的学员全部编到部队里,并且带着编队一起去北伐了。

前线将士浴血拼杀建功立业,而戴笠这帮后期学员只能在学校里每天打军体拳、踢正步,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后来戴笠没有正式毕业就又返回了上海。

戴笠在回到上海后仍没少折腾,虽然依旧一事无成,但岁月见识的人间百态使得他练就了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技术,为日后成为特工之王的职业生涯累积了第一笔资源。早年混迹上海滩养成的性格,也对于后期辅佐于蒋介石可谓是恰到好处。



蒋介石一直以来都喜欢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费尽心思把他的学生塞到高层去。蒋介石对胡宗南那是非常欣赏,他也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1926年国军北伐前他还只是个上校旅长,但过了5年后,他已经升到了第一师少将师长。



蒋介石关心的领域有三个,军队、特务和财政,这三个也是他的命根子。在这三个领域内部每个领域又都分为三个人在看管。这三个领域三足鼎立,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

当徐恩曾搞了一套特务机构的时候,蒋介石为了制衡,也让胡宗南去搞个调查处。当时的戴笠正好在上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所以胡宗南顺手将戴笠这位小兄弟给拉到了调查处里。于是戴笠就以这种方式进入了情报圈。

在戴笠加入调查处后不久,江湖上到处传着要刺杀蒋介石的风声,此时的蒋介石也正好比较缺乏安全感。于是蒋介石让手底下的人从调查处选拔出一些信得过的人充当他自己的卫队。



戴笠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如愿以偿地加入了蒋介石的卫队。就这样,戴笠成功的跑到了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去了。戴笠当上保安后倒是勤奋的很,他找了几个人和他一起成天在外面转悠打探各道消息。

经常趁着蒋介石上车或者路过时,将情报塞到蒋介石的手里。也不知道当时的戴笠给蒋介石塞了什么重要的情报,在几次上报消息后,蒋介石居然彻底的记住了这个长着马脸的中年汉子。蒋介石后来不断的安排戴笠做各种新的任务。

他后来也不用去警卫班上班了,直接在一个地方租了个办公室,和他的几个人专心做起了帮蒋介石收集情报的事情。

成为蒋介石保安加小情报员的戴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追随领袖。他深知自己的做人信条——忠诚。这个信条日后也成为他成功逆袭的关键。



从30年代开始,蒋介石越来越看好德国法西斯的那套,他希望自己也有一个效率高、对自己忠诚的组织来挺他。

当时他手底下有一个人看出了蒋介石的这个需求,于是他从黄埔毕业以后去了趟日本,在日本那学习了法西斯组织后,又回国联络那些从黄埔去欧洲德国意大利留学的那些人,一起建立了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组织——复兴社。



复兴社刚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对复兴社的要求是情报和行动。之后戴笠被分到了复兴社,做了个特务科科长。这个分配在当时看着没啥,但是对戴笠的人生来说是个相当关键的。

复兴社基本上全是黄埔的人,核心骨干在当时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比如贺衷寒等人,江湖人称复兴社十三太保。但戴笠那个时候资质较浅,所以排名比较靠后。



复兴社当时是国家单位是有编制的国家拨款,也就是政府给复兴社拨款,复兴社再给戴笠拨款。这下戴笠开始迅速进入状态,招兵买马。

而且当时不光复兴社拿钱拨给代理,戴笠他们几个也发现了新的生财之道。他们去码头查鸦片,查到之后就批发给杜月笙,然后杜月笙再零售出去,分给戴笠一部分钱。

复兴社既是蒋介石的政治杀手组织,又是当时水很深的谍报机构。戴笠具有残忍、神秘、心思缜密等一切特务的特征也是在复兴社里培育出来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佩剑,而这把锋利的“佩剑”就是在复兴社这段时间里磨出来的。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西安事变对戴笠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因为蒋介石一直让戴笠和他的上司贺衷寒负责西北事宜,看着张学良和杨虎城,但结果他俩完全被张学良杨虎城给糊弄了,他俩在复兴社的眼皮子底下与中共完成了结盟,复兴社的人一无所知。

西安事变前,宋子文劝蒋介石不要孤身跑去陕西,但是蒋介石自信得很,因为复兴社给他上报的情报就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不和,而且也没有发现张学良有任何异动。没想到蒋介石刚到那儿就被张学良给活捉了。



在我看来,西安事变原本对于戴笠来说是个死局,因为是他自己工作失误,害得蒋介石掉进了坑里。如果蒋介石回来了,他肯定就死定了,如果蒋介石被杀了,他也就失去靠山了,又只能变回原来的小混混。

这个时候戴笠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跟着宋美龄去西安谈判。



西安谈判这件事对于宋美龄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她跟张学良关系很好,但是戴笠去西安就是找死。东北军他们最看不惯复兴社的人,很有可能会把戴笠绑架起来给毙了。所以复兴社当时除了戴笠没有一个人敢来,贺衷寒也知道这时候去就是找死,于是就留在南京。

戴笠这个行为在当时怎么看都是个愚蠢的行为,但正是这个行为让戴笠走上了人生巅峰。所有人都没想到西安事变能够顺利的解决,戴笠尽管在这件事上灰头土脸,甚至还被蒋介石脱下鞋来抽脸,但他表了忠心,所以蒋介石打了他一顿也就原谅了他。

戴笠虽然顺利过关,但是比戴笠功绩高得多的贺衷寒从此失势,蒋介石不再信任贺衷寒了。贺衷寒的手下后来也都归顺了戴笠,复兴社大部分骨干都成了戴笠的人。西安事变之后,由于蒋介石在被捕期间答应了我党解散复兴社的要求,于是在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复兴社被解散。

复兴社被解散后,复兴社下属第一处就独立出去,变成了“中统”。第二处由戴笠主持,起名为军事委员会统计局,从此军统局也就正式成立了。就这样,当初的上海滩小混混戴笠变成了军统局局长戴老板,开启了他人生最辉煌的八年。



毋庸置疑,戴笠崛起的关键是两个人,一是胡宗南,二是蒋介石。他崛起的过程似乎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传奇。

有人说,戴笠逆袭纯属偶然,靠运气好。要是没有他的好兄弟胡宗南和蒋介石的提拔,他根本一事无成。但实际上胡宗南,蒋介石会帮他也并非偶然。

戴笠对于旧朋友有深厚的友谊和淳朴的感情,不忘贫贱之交,不管将来身份地位如何变化。对于杜月笙如此,对于胡宗南亦是如此,做人讲义气。如果胡宗南对他印象不好,胡宗南还会在他无助时捞他一把吗?



戴笠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善于揣摩蒋介石的心思,这让蒋介石对他非常信任。如果他不够忠诚,像贺衷寒一样,蒋介石还会提拔他吗?更何况戴笠后来特务能力出类拔萃,蒋介石为何不用他?

他能在机会来了的时候不让其错过,牢牢地把握住机会。

在需要尽忠时,他也没有贪生怕死或者耍滑头溜之大吉。

在犯错误时,他也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后果。

我想这便是他最终能成功的关键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其实是因为戴笠这个人特别的有能力,他被蒋介石相中之后也特别的努力,最终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第2个回答  2021-01-07
他之前混过黑帮,所以养成了非常沉稳的性格,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很多,因此能够成为军统大老板。
第3个回答  2021-01-07
我认为戴笠这个人非常的聪明,而且对于时机的把控非常的精准,很善于将一些机会抓紧,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的成为了军统大老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