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国后,为何陵墓依旧有人守护?守陵人现在还有吗?

如题所述


在河北,有一个村子,现在的村民基本上均为清代守陵人的后裔,这个村子就是河北易县的忠义村。


这个忠义村始建于1723年,至今有280多年的历史。


就清朝来说,从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建立基业到溥仪退位,大约300年时间里,清朝贵族先在关外建立了关外三陵,后来又在河北遵化和易县先后建立了清东陵和清西陵。


以清西陵为例,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建筑群。1730年,登上皇位已有8年的雍正,选择在这里为自己建造陵寝,定名为泰陵。


从泰陵筹划营建之初,清政府便陆续从北京、东北地区以及清东陵调派八旗子弟入驻清西陵,负责清西陵的建造、维护、守护以及祭祀活动,清政府在这里为他们建造了大量的营房,供他们居住和生活。


这就是最初的守陵人,此后,这些守陵人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到了民国时期,他们才光荣地“下岗”,下岗后,他们的生活也随之陷入了低谷;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他们的生活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守陵人是清朝可以世袭的“公务员”


自清西陵始建以来,从北京和东北地区调派来的守陵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值得皇家信赖的人,这部分人几乎全部为八旗之中的上三旗子弟以镶黄旗居多;他们有的是贝勒,有的是大臣,甚至,有的是宗亲王公,级别从正三品到正九品不等。


当然,这些大臣以及王公贵族或许因为犯错而被迫去当了守陵人。


比如,雍正的同母弟弟胤禵,论亲近远梳,胤禵与雍正是最亲近的兄弟,可惜,这个弟弟跟随八爷胤禩夺嫡,雍正登基后,没有过分地惩罚他,而是让他负责看守康熙的陵墓去了。


再比如福康安,他是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在世时,得到重用,一路做到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乾隆驾崩后,嘉庆认为眼不见心不烦,让福康安给乾隆守陵去了。


这些守陵人虽为皇族近亲,但是,并没有实权,不过,好在他们的职位可以世袭,子女一出生,就可以立即上报户口,即刻享受七品待遇,根本不用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考”,而这个七品就相当于今天的正处级。

二、守陵人待遇好,不用劳作就能丰衣足食


守陵人的职务相对于在外领军作战的将军、在内处理朝政的军机大臣来说,是非常单调和清闲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为皇家守陵也是一份非常有地位的工作,他们可以按照品级高低按月领取“工资”,除此之外,还可以领取一些米、面、油之类的生活用品,同时,每一户还能分一套“福利房”,而且这套福利房还是一套带院的小别墅,总面积有一亩三分地,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来源于此。


以乾隆三年为例,每月官员俸饷乾银二万八千余两,每月米石四千余石。官员家属如茶饭妇人给纱一匹,高丽布二匹。子女上学费用除从永济库支付外,每月另给生活补助费。这种情况到辛亥革命后才有了变化。

三、守陵人的分工非常明确,一干就是一辈子


守陵人,看似工作单一,其实不然,他们具有明确的分工。


比如:磨面的,称为磨匠;熬糖的,称为糖匠;腌制咸菜的,称为酱匠;蒸酒的,称为酒匠等等。


术业有专攻,这些工种一干就是一辈子。


同时,清政府还划分了各类衙门,比如,在清西陵设立了东西王府、内务府、承办事务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等等。

四、民国建立后,守陵人“下岗”了


清朝末年,清廷的GDP严重缩水,财政已经出现了赤字,守陵人的工资、米面油、布匹也得不到保证了,清廷只能减半支付,这给常年依靠政府补贴且没有技术技能的守陵人带来了非常大的生活困扰。


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眼前还有更大一座“山”,等着他们迈过去。


1911年10月,溥仪退位,清朝灭亡,这对于守陵人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们该何去何从?


无疑,清朝的灭亡,就标志着守陵人“下岗”了,由于这些守陵人没有技术,他们下岗后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


这该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守陵人饿死吧。


好在溥仪与孙中山刚刚建立的国民政府签了一份“皇室八项优待”协议,要求满族宗庙陵寝永远祭祀,可以由孙中山的国民政府酌设卫兵妥善保管,并且还要给守陵人支付工资。


一开始,国民政府还能按时支付工资,可是,两年后,军阀混战,国民政府的经费非常紧张,哪还有“闲钱”给守陵人发工资呢?


就这样,国民政府停掉了守陵人的工资。为了让这些守陵人生存下去,国民政府将清西陵附近的土地按照人口分给了守陵人,让他们自食其力。


可是,这些守陵人平日里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并不擅长种地。


由于不善农耕,他们只能将土地租赁给周围的租户,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闹了不少笑话,他们要求的地租竟然远远低于市场价,只是因为这些守陵人不知道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


由于收入越来越少,一部分守陵人选择了外出经商,甚至,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外出流浪;尽管这样,还是仍然有一部分守陵人怀揣着祖祖辈辈的初心选择坚守在清西陵,守护着他们的先祖。

五、改革春风吹满面,守陵人的春天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当初直接隶属于清政府管辖的清西陵,交给了文物管理处负责,辛勤的工作人员们积极维护清西陵的安全,认真研究清西陵留下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价值,给清西陵的发展带来了多样的生机和充足的后劲力量。


这也表明,守陵人的后代们再也不用履行守陵这份义务了,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守陵人的后代选择留在清西陵,守护着他们的先祖。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离开了家乡,到易县县城买了房子,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到大城市打拼自己的事业。


不过,留在家乡的守陵人后代发展的也不错。


借着改革春风,他们选择在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清西陵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留在家乡的守陵人后代们依托丰富的清西陵旅游资源,开辟了以满族文化为特色的农家院,为全国各地的旅客奉献具有满族口味的特色菜。


这些旅游项目,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了清西陵附近的经济发展水平,让守陵人后代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相信,在当前的大好环境下,清西陵及其守陵人的后代们,会有更好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