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从35岁开始一生长服灵芝,101岁无疾而终,用自己的一生见证灵芝的长寿之道,被后人称为"药王"。
  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从35岁开始一生长服灵芝,101岁无疾而终,用自己的一生见证灵芝的长寿之道,被后人称为"药王"。
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3
孙思邈少年好读,天资聪明,7岁的时候,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18岁时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开始为乡邻治病。
第3个回答  2018-05-13
孙思邈
sūn sī miǎo
人名。(?∼682)唐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生年不详。隐居于世,通百家之学,兼擅医学,俗奉为药王。着有千金要方九十三卷。
第4个回答  2016-07-30
读史可以明智,吸取前人的历史经验,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可历史不是乱读的,读历史最重要的是要读正史,如果不读正史,看一些演义的书籍,对历史事实做出错误的判断,对自己反而是有害的。历史粉就是一个正史网站。
相似回答